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通报 (第10期)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通报 (第10期)

2018年01月16日

时间: 2018-01-17 11:0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近期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影响,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韩城市、西咸新区执行橙色预警和Ⅱ级应急响应,宝鸡市、汉中市、杨凌示范区执行黄色预警和Ⅲ级应急响应。按照《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陕政函〔2017〕231号)及《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陕重污染天气办发〔2017〕13号)要求,现将截止2018年1月16日10时应急响应情况通报如下:

西安市:强晓安副市长主持召开了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研判会,组织市铁腕治霾办、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市应急办相关领导并邀请中科院地环所,省市环保、气象领域专家共同会商研判。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聂仲秋带队,对雁塔区、曲江新区重污染天气级响应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夜查。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卫计委督促八家定点医院按照重污染天气级应急响应,认真开展接诊诊疗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重大信息及时上报制度;市疾控中心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处置,收集医院报送的门诊信息和重污染天气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并及时分析评估;华商网播发了“重污染天气再次来袭-这些危害你不可不知”等健康知识;市教育局督促检查学校门口设立的预警信息告示栏;开展健康防护咨询、讲解防护知识和停止一切户外活动等工作。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市公交总公司灵活调度增加区间车、大站快车,全天出车5750辆,运行28359圈次;根据各主干道客流情况,在高峰期间开通客流高断面36条区间线路,发送区间车197部,运行470趟,缩短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市环保局共对全市49家燃煤企业进行了监管,所检查各燃煤锅炉使用单位污处设施均运转正常,驻场人员在岗在位;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减排30%,西安蓝田尧柏水泥有限公司、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限产50%,西安百跃羊乳集团有限公司已停产。工信委对临潼、邑、周至、蓝田4个区(县)7户水泥粉磨企业进行了督导检查,7户企业均处于全面停工状态。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公安交警部门劝返砂石运输车、混凝土罐车150余辆,查处低速汽车26辆。市环保局尾气中心及各区县共检测各类机动车715辆,查处超标车41辆。扬尘源应急减排方面:市建委329个建设工地和41家两类企业,发现问题55处,已责令现场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下发整改通知单5份。市城改办对全市所有城(棚)改建设工地187家进行管控;督查改造建设工地20个。市市政局共检查西沣三路市政工地等7处工地,各项目工地均能按照相关要求停工。市地铁办对79个涉土地铁建设标段(项目)开展重点检查,所有工地各项防尘降尘措施已落实到位。市城管局停止全市452处出土工地建筑垃圾外运审批(含地铁项目),督导全市报备的39处拆迁工地、35处建筑垃圾消纳场(回填点)停止施工;共出动保洁车辆(湿式保洁车、洒水车、道路吸尘车)980余辆次,出动保洁员28960人次,利用中午气温较高时段对1142万平方米路面进行洒水降尘。散煤治理方面:周至县及时制止燃烧垃圾、散煤燃烧等行为,对集贤镇、竹峪镇、富仁镇、哑柏镇燃煤散烧进行治理,共检查商户18余家,废弃炉子6个,煤10袋,蜂窝煤约210块。雁塔出动人员112人,检查早餐饮单位145家,检查工地16家,暂未发现原煤散烧现象。

宝鸡市各县区及市级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组织人员,就应急措施落实开展检查。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市教育局继续宣传健康防护等科普知识宣传市、县级媒体发布空气质量及重污染天气健康防护措施舆论宣传方面:市农业局制作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宣传横幅、彩页,在宝鸡日报开辟专栏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市气象局发布空气污染预报气象信息3次,推送气象预报信息、科普提示、应急防范措施10条。眉县在《眉坞纵横》节目中播放重污染天气预警公告1条,每天连续滚动播出4次。工业减排方面:市发改委督促宝二发电公司、大唐宝鸡热电厂落实减排措施,宝二发电公司1#机组停机,其余机组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并加强煤场、灰场及周边道路洒水频次。大唐宝鸡热电厂严格控制三项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于超低排放限值90%以下运行,三项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在保证供暖的前提下,最低发电负荷控制75%进行错峰生产。市环保局继续加强全市涉气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监管,督促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市工信局督促水泥、陶瓷、砖瓦窑企业落实停产措施。眉县环保分局对眉县板纸厂、新顺谷物、陕丰淀粉公司等3户企业开展检查,要求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机动车尾气减排方面:市交警支队组织人员,严格查处冒黑烟车辆及拖拉机在市区禁行区域上路行驶,并会同政府机关事务局督导公务车停驶30%。市交通局督导汽车维修行业停止烤、喷漆及部件总成拆解清洗作业。市商务局加大对加油站检查力度,要求中石油、中石化、延长壳牌宝鸡分公司加大油品抽检力度,确保供应优质油品。面源污染管控方面:市城管局加强日常巡查,督促各区落实“湿法作业、吸尘式清扫”工作模式,要求餐饮单位开启油烟净化装置,确保达标排放。金台区联合执法大队对水果批发市场小火炉使用、露天焚烧垃圾树叶等情况进行检查。渭滨区园林环卫处增加辖区小道路冲洗作业频次。陈仓区组织城区各派出所对烟花爆竹违规燃放开展巡查,制止燃放爆竹行为。

咸阳市:持续做好重污染天气期间的各项应急措施。秦都区、渭城区、高新区对全区建设工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进行了督查检查。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卫计部门发布橙色预警和Ⅱ级响应通知及重污染天气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名单,督导市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增设相关疾病门急诊,增加医护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医疗机构利用LED屏宣传。教育部门督导全市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同等学历学校停止所有户外课程和活动。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政府部门发布应急预警公告,建议公众尽量绿色出行;建议企事业单位可根据空气污染情况实行错峰上下班。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泾阳县雅泰乳业、陕西立高涂料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停产;陕西白象食品有限公司6条生产线2条正常生产,三原昌鑫钢铁制品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1条停产,陕西安兴玻璃制品有限公司4座玻璃熔窑2座停产,市北区集中供热有限公司一台35T天然气锅炉在改造中,陕西煤化咸阳新型热能有限公司一台35蒸吨锅炉停运、一台75蒸吨锅炉处于半负荷运行状态,陕西兴化集团有限公司限产;陕西强鑫家具有限公司、陕西蓝蒲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大森林印刷有限公司停止喷涂作业;咸阳彩虹热电有限公司、咸阳西区供热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治污设施运行正常,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信部门继续加强建材、化工类企业错峰生产督导检查,全市11家水泥企业(其中礼泉水泥厂已经淘汰退出)和3家防水材料企业全部停产。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严查禁限行区域内车辆,引导过境重型载货车辆避开主城区行驶。市公安交警支队检查分流车辆489辆(载重货运车辆381辆,客车31辆),检测尾气排放车辆96辆(89辆合格,对7辆不达标车辆劝返并责令治理),查处闯禁令39起,劝返违反限行通告行驶车辆71辆。扬尘源应急减排方面:各级住建、城建、交通、水利、城管执法等部门检查建设工地110家、对2家工地覆盖不到位问题现场督促整改,11家商混站全部停工。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交通部门要求机动车维修企业停止喷涂、喷漆等作业,巡查成发汽修和金华汽车修理厂2家机动车维修企业未存在违规现象;三原县交通局对省大气综合治理巡查组指出的三原美鹰汽车服务部存在违规喷漆的问题实施停业整改。商务部门检查加油站45家次,油气回收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市城管执法局加大对露天烧烤,餐饮油烟、焚烧垃圾、渣土清运等违规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禁燃”治理方面:各有关县市区、管委会共出动巡查人员650余人次,未发现燃放烟花爆竹现象。散煤治理方面:渭城区对滨河市场、金泉市场、北平街使用煤炉行为进行检查取缔。泾阳县对洁净煤配送中心及中张、桥底、王桥6个配送网点进行了全面检查。

渭南市:全市各级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严格按照《渭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响应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全市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持续进行健康防护警示的宣传。要求全市所有幼儿园、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全部停止所有户外课程和活动各医疗单位增设呼吸道疾病和儿科门诊,增加医护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建议住院患者减少雾霾天气出入,减少户外活动。备齐备足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品、器械,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做好健康防护工作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通过政府网站、环保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持续发布提示信息,建议公众尽量绿色出行;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扬尘控制措施力度;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环保部门加大对渭化、陕化等重点污染企业监管,派驻执法人员驻厂督办严格监管企业。澄城、华州、经开等县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5名,对重点涉气企业进行了督查。其中,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停运BDO一期装置;停运磷酸一铵装置;合成氨、尿素、BDO、PT装置按照50%负荷运行;澄城县陕西三秦能源群生发电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落实了限产措施;大荔安盛纸业公司、高明纸业公司,伟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实停产减排措施;安德瑞普公司等4家单位实施了采暖季停产;大荔恒田化工有限公司、潼关中金冶炼公司等企业限产30%。辖区内工业企业减少户外作业,执行错峰生产企业全面落实错峰方案;大宗原材料运输企业实行错峰运输,停止工程机械车辆货车的使用;停止户外工业企业项目建设,在原料拉运等工业生产中增加洒水降尘频次,减少污染危害。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16日,我市限行尾号2和7的社会车辆。15日,合阳、大荔、澄城、华州共出动警力126人次,执法车辆28台次,设立检查劝返点13处,12支流动巡查小分队,查处纠正违法车辆20余台次。扬尘源应急减排方面:加强对辖区建筑工地开展日常巡查,要求在建工地及时开启喷淋、雾炮机及洒水车洒水降尘压尘等设施。大荔、澄城、合阳、华州共出动执法车辆15台次,执法人员67名,检查巡查工地56家。各县市区环卫主管部门共动各类机扫车辆126台次,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增加保洁作业及降尘作业次数30%以上。“禁燃”方面:各县(市、区)坚持对秸秆禁烧和烧荒、烧垃圾检查;通过发放倡议书、宣传标语、专人监管、定点巡查等方式,加强引导农民群众共同做好重污染天气防护有关工作。经开区37个行政村,巡查人员巡查102人次;澄城县10个镇(办)均成立了禁烧工作巡查组,开展禁烧宣传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汉中市:全市启动并升级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措施,市级相关成员单位全面开展应急工作。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发布蓝色应急预警及升级公告,并提醒公众做好重污染天气健康防护措施。教育部门要求相关县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同等学历学校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减少户外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活动。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相关县区(管委会)加强宣传力度,鼓励、引导公众尽量绿色出行。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各级环保部门重点对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汉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工业企业停限产措施落实、环保人员24小时驻厂监管记录、污染处理设施运行和废气排放情况进行了检查。截止目前,已落实12家企业限产,28家企业停产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公安交警部门加大机动车管控力度,严查低速及载货柴油汽车、冒黑烟车上路行驶,未发现违规车辆上路扬尘源应急减排方面:汉台区、南郑县、洋县、勉县住建部门及市建筑垃圾整治办分别组织巡查督察组昼夜开展各类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现场巡查,严查已停工工地再次动工,并对下发停工及整改通知书的施工工地进行了重点检查,所检查的建筑工地全部停工,“6个100%”措施均落实到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汉台区、南郑县、洋县对辖区内餐饮酒店油烟净化设施进行排查,均正常使用。“禁燃”方面:相关县区(管委会)组织人员对散煤燃烧和秸秆、枯枝落叶、垃圾等生物质露天焚烧进行巡查;公安部门严管烟花爆竹燃放,查处一起非法燃放行为。

韩城市持续做好重污染天气期间的各项应急措施。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市委宣传部、市环保局在多家媒体和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健康防护措施;市教育局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提醒家长外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对大气环境污染;市教育局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所有户外课程和活动。市卫计局安排部署各二级医疗机构增加呼吸类疾病急(门)诊医护人员,做好24小时值班制。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市交通局继续加强对运营线路管控,提高出租车出车率,强化对客运站场监管力度;继续强化对汽修行业的巡查力度。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市工信局对水泥、陶瓷、钢铁、焦化、煤化工等重点企业严格落实错峰情况进行了督察,其中2家水泥企业、2家陶瓷企业均已停产,5家焦化限产30%以上,4家煤化工企业限产50%左右。各企业均能按照应急响应要求限停产到位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第一时间发布《关于韩城城区空气重污染期间实施机动车禁限行交通管理的通告》,并于16日7时-20时实施机动车尾号禁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扬尘源应急减排方面:市城市管理局出动环卫机械10辆干式吸尘车在新老城区不间断吸尘作业。市住建局要求各施工单位建筑工地严格落实“禁土令”, 检查中发现云栖花园项目工地、红鑫广场中央公园二期项目工地存在裸露黄土、物料覆盖不到位,垃圾清理不及时等问题,已现场督促,要求尽快整改到位。市综合执法局要求渣土车、商砼车全部禁行,对各工地及道路进行检查,未发现违规渣土运输行为。

杨凌示范区:持续做好重污染天气期间的各项应急措施。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示范区教育局督导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停止体育课、课间操、跑步等户外活动;调整校级、区级组织的体育比赛、考试及其它户外群体性活动安排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区交通局加大公交车发车频次,延长公交车运营时间,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政府部门号召干部职工尽量减少驾驶机动车上下班;杨陵区政府、示范区公安局等通过官方网站、微博、LED屏幕、区内各级新闻媒体建议居民绿色出行。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市政管理局对城区主干道对城区主干道进行机械化清扫保洁4次;对于重点路段每天至少巡查4次,未发现渣土车违规拉运及焚烧行为;交通运输局对区内汽修行业进行检查巡查2次,暂未发现违规喷漆作业情况;示范区环境监察支队对区内各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源进行检查2次,暂未发现超标排放现象;经贸局严格执行工业企业错峰生产要求,对2家企业各限产20%。

西咸新区:新区治霾办、规划、城乡、环保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带队深入一线检查辖区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响应情况。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辖区359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同等学历学校停止所有户外活动,加强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和健康防护等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辖区25家医院加强对呼吸类疾病患者的防护宣传,就医指导和诊疗保障;增设相关疾病急(门)诊,增加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新区新城两级通过LED大屏加大宣传,积极倡导各级广大干部职工绿色出行。各火电、玻璃、化工等重点企业通过显示屏发布应急信息,提示职工和附近群众,做好防护措施。督导企业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公共交通进一步增加公交交通运力,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环保部门集中供热和生产企业使用优质煤,加强驻厂监管,检查工业企业8家,均未发现违规问题,污处设施运转正常、污染物排放达标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公安交警部门在辖区固定检查点和流动检查点进行检查,出动警力180人,出动警车27辆,检查车辆93辆。开展对尾号1和6车辆的常态化限行工作,限行处罚20辆,警告70辆、劝返83辆扬尘源应急减排方面:城管部门持续对辖区多个主干道和易产生扬尘道路、绿化进行大冲洗。出动洒水车40辆,雾炮车8辆,机扫车75辆,开展作业389次。检查辖区109个建设工地,两类企业10个,拆迁工地34个。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开展餐饮油烟、燃煤治理检查,杜绝死灰复燃。检查一类餐饮单位3家,均正常使用清洁能源以及油烟净化设备。抽查非一类餐饮单位23家,早餐店8家,均正常使用清洁能源。对辖区汽修行业进行检查,共检查15家,均未发现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