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通报 (第04期)
2018年01月04日
近期受冷空气和雨雪天气影响,气象条件逐步好转,截止4日10时,关中各市(区)和汉中市全部解除重污染天气预警并终止应急响应。按照《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陕政函〔2017〕231号)及《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陕重污染天气办发〔2017〕13号)要求,现将截止2018年1月4日10时应急响应情况通报如下:
西安市:3日凌晨,强晓安副市长、铁腕治霾办主任、市环保局局长陈松林,带市铁腕治霾办、市环境监察支队对经开区、西咸新区落实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Ⅱ级响应)措施情况进行了检查。莲湖区副区长、雁塔区政协副主席、灞桥区副区长、碑林区常务副区长、长安区副区长、鄠邑区常务副区长、高陵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分别检查了辖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和铁腕治霾工作。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卫计委市疾控中心组织莲湖区郝家巷小学开展雾霾知识竞答,让孩子们关注环境与环境健康,引导绿色生活的价值理念;在卫计委官方微信宣传重污染天气期间流感预防知识。市教育局督促3499所全市幼儿园、中小学及同等学历学校全部停止一切户外活动;做好天气应急、健康防护等方面科普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并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市交通局在高峰期间开通客流高断面区间线路,发送区间车210部,运行494趟,确保市民高峰出行顺畅。地铁办运营分公司安排一、二、三号线车辆段/停车场的6列备用车根据客流随时做好上线服务的准备。市气象局发布人影作业通告及天气预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积极组织实施增雪作业,共燃烧碘化银烟条100根,发射火箭弹23枚,省人影办飞机增雨1架次。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工信委现场检查7户水泥粉磨企业,所有生产设备处于全面停工状态。市环保局对34家燃煤企业进行了监管,所检查各燃煤锅炉使用单位污处设施均运转正常,驻场人员在岗在位。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减排30%,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限产50%,西安蓝田尧柏水泥有限公司设备因故障停机,西安百跃羊乳集团有限公司已停产,西安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减排50%,现场未生产,西安恒生堂制药有限公司限产30%,林安饰都有限公司、西安得宝迪赞尼家具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已全部停止生产。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公安交警部门严查违反禁行规定的交通违法行为,580余名警力在岗在位,劝返砂石运输车和混凝土罐车110辆,查处低速汽车19辆,限行劝返车辆112例,警告23例,处罚91例。市环保局尾气中心及各区县共检测各类机动车10辆,未发现查处超标车辆。扬尘源应急减排方面:市建委共检查214个建设工地26家两类企业,发现黄土覆盖不到位、违规作业等问题共计19处,已责令现场整改,下发整改通知单2份。市城改办督查改造建设工地15个,下发移送单1份,复查3个工地均已整改到位。市城管局检查拆迁工地47个次、出土工地318个次,查处存在扬尘污染问题工地1处。市市政局对5处市政工地检查,均已按照要求停止施工,覆盖基本到位。市地铁办对35个涉土地铁建设标段(项目)开展重点检查,所有地铁建设工地各项防尘降尘措施已落实到位。散煤治理方面:莲湖区进行昼夜巡查,暂扣、销毁各类燃煤炉具14个,蜂窝煤500余块。周至县共检查商户12余家,暂扣废弃炉子5个,煤6袋,蜂窝煤约150块。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市交通局检查5家汽修企业均完成烤漆房升级改造,并执行错峰作业要求。高陵区检查有喷涂业务的维修企业和门店20家,对发现的2起环境问题已要求整改。高新区对辖区所有汽修企业展开拉网式检查,查处3起环境问题。
宝鸡市:各县区及市级有关部门积极响应,按照职责分工就应急措施落实开展检查。市人影办组织各县区人影办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雪作业,累计开展增雪作业13箭次,发射火箭弹28枚,有效减轻了空气污染。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市教育局加大健康防护等科普知识宣传;市级媒体及各县区电视台发布空气质量及重污染天气健康防护措施。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通过宝鸡气象官方微博微信、手机APP推送气象预报信息、科普提示、应急防范措施12条,有效扩大了信息发布覆盖面;各村委会通过农村广播、张贴宣传标语和微信群等方式,加大雾霾天气健康防护和应急措施宣传普及。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市发改委督促宝二发电公司、大唐宝鸡热电厂两个用煤大户落实减排措施,宝二发电公司1#机组停机,其余机组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在保证供暖的前提下,最低发电负荷控制75%进行错峰生产,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排放。东岭焦化公司按照要求减排30%的。市环保局对全市涉气工业企业、建筑工地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整治。市农业局检查11户蔬菜生产基地全部关停燃煤供热设施,63户规模养殖场7台燃煤设施已停用,3家养殖场正在计划拆除燃煤设备。眉县督促社会水泥、王长官寨七组砖厂等16户企业落实采暖季错峰生产要求,全部停产。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市交警支队加强对禁行区域内车辆管控。岐山县严查冒顶运输、沿途抛洒等交通违法行为,检查过往车辆120辆,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5起。扬尘源治理方面:市规划局督促市区所有在建项目工地增加雾化、喷淋、洒水频次,停止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等施工作业。市区旧城(城中村)改造项目和“五拆”点位各类拆除工地全部停工。全市水利建设工地全面落实“禁土令”,开挖、风钻、喷涂等作业已停止,工程土方实现了遮盖。全市河道采砂场全部处于停产状态,河道内开采作业全面禁止,砂石装卸、运输等作业也全部停止。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市商务局要求中石油、中石化、延长壳牌宝鸡分公司加大油品抽检力度,确保供应优质油品;扶风县督促餐饮企业按要求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排放不达标的餐饮单位停业,禁止户外烧烤。“禁燃”治理方面:陈仓区制止了一起新购车辆欲燃放爆竹庆祝的行为;高新区监督劝阻并上报本责任区内燃煤小火炉、茶浴炉、小餐饮业、焚烧垃圾和秸秆等各种生活污染行为。
咸阳市:市城建局、泾阳县分别对辖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开展情况及雨雪天气应急措施进行现场检查。三原县嵯峨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进一步安排辖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卫计部门督导各医疗机构加大宣传。教育部门督导要求应急响应区域内的各相关县市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同等学历学校停止一切户外课程和活动。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通过重点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视台等发布信息,督导建议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环保部门检查涉气企业39家,其中: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咸阳化学剂分公司、泾阳县雅泰乳业等16家企业停产;陕西安兴玻璃制品有限公司4座玻璃熔窑2座停产,三原昌鑫钢铁制品有限公司2条生产线1条停运,陕西兴化集团有限公司限产50%;陕西强鑫家具有限公司、陕西蓝蒲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停止喷涂作业;益海嘉里(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咸阳北区集中供热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治污设施运行正常,污染物达标排放。发改部门继续督导市域内3家电厂落实各项应急减排措施,使用应急优质煤。工信部门继续加强建材、化工类企业错峰生产督导检查,除承担协同处置危废的乾县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之外,其余11家水泥企业、水泥粉磨站和3家防水材料企业全部停产。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各级公安交警部门累计检查分流车辆482辆,其中分流载重货运车辆391辆,客车26辆;检测尾气排放车辆131辆(96辆合格,未达标的35辆予以劝返),查处闯禁令41起,劝返违反限行通告行驶车辆52辆。扬尘源治理方面:各级住建、城建、交通、水利、旧城、城管执法等部门共检查建筑工地131个,对正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文锦新城工地立即挡停并下发了《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检查商混企业15家,均停产;督导施工企业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的扬尘控制力度,并要求停止土方施工、护坡喷浆、拆除、切割等施工作业。市城建局要求各县市区根据气温变化科学调整作业方式,增加清扫保洁频次,将清扫保洁范围扩大到城市周边区域,有效降低道路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商务部门检查加油站52座(次),油气回收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交通部门要求机动车维修企业早8点至下午17时停止喷漆作业。“禁燃”治理方面:各有关县市区、管委会对焚烧垃圾、落叶等生物质情况和烟花爆竹燃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未发现生物质焚烧和烟花爆竹燃放现象。散煤治理方面:泾阳县对洁净煤配送中心及口镇、王桥镇4个配送网点进行检查。
渭南市: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级相关部门继续按照“1+6”冬防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加强源头管控,注重过程控制,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全市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持续进行健康防护警示的宣传。全市医疗单位严格落实医疗保障措施,做好重污染雾霾天气疾病咨询和健康防护知识宣传栏,引导公众做好健康防护工作。建议性减排措施落实情况:通过政府网站、环保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建议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澄城县、经开区环保部门共检查涉气重点企业5家,均按照要求执行污染物减排措施;大宗原材料运输企业实行错峰运输,停止工程机械车辆货车的使用;安盛纸业、安德瑞普公司等5家企业实施了采暖季停产;陕化煤化工集团停运260吨锅炉一台;恒田化工有限公司、陕西华电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金冶炼有限公司等企业限产30%;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限产50%以上。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各县(市、区)继续在主要路段设置禁限行标志,通过定点检查、流动巡查,加强城市建成区高排放车辆管控,做好辖区过境大货车的引导绕行工作。大荔设立6处检查劝返点,4支流动巡查小分队,加强高排放车辆人查处和过境大货车的引导。合阳县设置固定岗点4处,移动巡查分队7个。扬尘源管控方面:各级综合执法部门加强对辖区建筑工地开展日常巡查,要求在建工地严格执行“禁土令”。各县市区环卫主管部门持续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因气温已明显下降,大部分县(市、区)减少了洒水、喷雾频次,在主要路段增加了机扫作业,在保障道路行车安全的基础上,确保主干道和易产生扬尘路段的清扫和降尘。 “禁燃”治理方面:各县(市、区)坚持对秸秆禁烧和烧荒、烧垃圾检查,部分县成立树级巡逻队,加强该项工作;通过发放倡议书、宣传标语、专人监管、定点巡查等方式,加强引导农民群众共同做好重污染天气防护有关工作。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交通局对钣金喷漆企业进行巡查检查,要求维修企业在重污染应急期间,停止一切钣金喷漆作业。大荔县对城区加油站和五星新鸿远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潼关县对多利管业停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检查。
杨凌示范区: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示范区教育局督导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减少体育课、课间操等户外活动;调整校级、区级组织的体育比赛、考试及其它户外群体性活动安排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区交通局加大公交车发车频次,延长公交车运营时间,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政府部门号召干部职工尽量减少驾驶机动车上下班;杨陵区政府、示范区公安局等通过官方网站、微博、LED屏幕、区内各级新闻媒体建议居民绿色出行。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市政管理局检查道路施工项目2个,1处违规施工已责令停工;对于重点路段每天至少巡查4次,未发现渣土车违规拉运及焚烧行为;交通运输局对区内汽修行业进行检查巡查2次,暂未发现违规喷漆作业情况;示范区环境监察支队对区内各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源进行检查2次,暂未发现超标排放现象。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秦汉新城、空港新城、能源办分别对辖区建设工地、两类企业、拆迁工地、加油站落实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响应情况进行检查。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教育部门督导辖区359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同等学历学校停止所有户外体育课、课间操、升国旗、运动会等活动。辖区25家医院加强对呼吸类疾病患者的防护宣传,就医指导和诊疗保障,增设相关疾病急(门)诊,增加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新区新城两级通过LED大屏加大宣传,积极倡导各级广大干部职工绿色出行。各火电、玻璃、化工等重点企业通过显示屏发布应急信息,提示职工和附近群众,做好防护措施。相关单位按照职责督导建筑施工、工业企业等单位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料及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环保部门对集中供热和生产企业使用优质煤,加强驻厂监管,确保除尘、脱硫、脱硝设施高效运行。检查工业企业8家,均未发现违规问题。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公安交警部门检查车辆188辆,分流载重货车48辆,排查大型运输车23辆,限行劝返14辆,劝返渣土、砂石车54辆,在辖区开展对尾号3和8车辆的常态化限行工作,处罚限行车辆2辆。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城管部门出动洒水车58辆,雾炮车8辆,机扫车70,共计开展作业408次。住建部门检查辖区95个建设工地,两类企业19个,拆迁工地25个,其中查处4起环境问题,其余均能做到“六个百分百”“七个到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开展餐饮油烟、燃煤治理检查,杜绝死灰复燃。检查一类餐饮单位3家,均正常使用清洁能源以及油烟净化设备。散煤治理方面:抽查非一类餐饮单位28家,均正常使用清洁能源,早点摊贩8家,均能正常使用清洁能源。
al;mso-font-kerning:0pt'>公安交警部门检查车辆207辆,分流载重货车46辆,排查大型运输车15辆,劝返9辆,劝返渣土、砂石车66辆,暂扣5辆,在辖区开展对尾号2和7车辆的常态化限行工作,处罚限行车辆10辆。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城管部门出动洒水车73辆,雾炮车8辆,机扫车72,共计开展作业459次;住建部门检查辖区152个建设工地,两类企业35个,拆迁工地10个,其中驰通商混站无环评手续,料仓半封闭,现场进行查封,其余均能做到“六个百分百”“七个到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开展餐饮油烟、燃煤治理检查,杜绝死灰复燃。检查一类餐饮单位3家,均正常使用清洁能源以及油烟净化设备。散煤治理方面:抽查非一类餐饮单位51家,均正常使用清洁能源,早点摊贩8家,均能正常使用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