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通报 (第27期)
近期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关中地区多数城市依次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按照《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陕政函〔2017〕231号)及《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陕重污染天气办发〔2017〕13号)要求,现将截止2017年12月14日10时应急响应情况通报如下:
西安市:预计24小时后空气质量AQI指数为180至210之间,空气质量为中度至重度污染,继续执行蓝色Ⅳ级应急响应。13日晚,莲湖区区长、临潼区区长、航空基地管委会主任、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碑林区副区长、碑林区副区长、灞桥区副区长、未央区副区长分别带队督查铁腕治霾及应急措施落实工作情况。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市卫计委要求直属八家医院增设呼吸、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的门诊,加强24小时值班,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市疾控中心加强疾病和聚集性发病的监测,督导定点医院上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华商网发布了“重污染期间教你如何使用空气净化器”及第一梯队医院名单。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已发布人工增雨雪作业指令及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改善空气质量并通过FY3C/VIRR极轨气象卫星开展西安雾霾监测。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市环保局对44家燃煤企业进行了监管,所检查各燃煤锅炉使用单位污处设施均运转正常,驻厂人员在岗在位;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百跃羊乳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蓝田尧柏水泥有限公司在12月12日的基础上,将产量降低10%,西安市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涉VOCs的55家工业企业全部停产。鄠邑区对西安渭丰纸业有限公司和陕西煤化沣京新型热能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现均使用天然气锅炉。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市政局对24个市政工地(均涉土)已停工,但部分工地存在覆盖未达100%、道路有浮土保洁不到位等问题,已下发通知单要求立即整改到位。市交通局现场检查310国道二期、三期工程,108国道改建工程,阎良快速干道,纺渭路工程,广运潭大道工程,107省道工程,均已停止涉土作业。市交通局加强路面保洁工作,确保对连接市政道路的国道、省道公路路段湿扫至少3次,其他路段湿扫至少1次。灞桥区检查发现地铁六号线28标清运施工中存在场内道路积尘厚,清理不及时的问题责令施工方及时清理整改。航天基地管委会为预防道路夜间结冰按照城市管理局最新要求,13日白天共出动水车40余车次、洗扫车45余车次对辖区主要干道进行保洁冲洗。移动源管控方面:市公安局严格落实三环路(含三环)范围内低速汽车、建筑垃圾、渣土等车辆的禁行工作,严查违反禁行规定的交通违法行为。13日出动警力290余人次,劝返砂石运输车60余辆,查处低速汽车26辆。散煤治理方面:莲湖区暂扣、销毁各类燃煤炉具15个,蜂窝煤300块。高陵区开展流通环节煤质抽检工作,共抽检煤炭样品27个批次。鄠邑区召开禁燃区煤炭清理工作推进会对禁燃区内煤炭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清理取缔工作,目前12家煤炭经营网点存煤正在分批次进行外运,取缔禁燃区煤炭经营户9户清理煤炭600吨。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莲湖区检查发现5家汽车维修店存在不同程度问题,已现场督促立即整改。高陵区出动执法车辆2辆,执法人员8名对开展喷涂业务的维修企业和门店进行了检查,共检查维修门店6家,对四通八达汽车维修部卫生差问题已要求现场整改。航天基地管委会出动6名网格员共检查辖区内12家4S店、10家有烤漆房小汽修企业,所检查汽修门店皆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作业,未发现违规喷涂行为。
宝鸡市:预测未来48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将处于85-205之间,继续执行蓝色Ⅳ级应急响应。各县区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积极响应,全面应急,严格落实错峰生产、限产停产、面源污染防控等应急减排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发布空气质量状况及重污染天气健康防护措施;强化巡查检查,按照职责分工迅速组织人员,采取随机检查、飞行检查、零点夜查等形式,就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市教育局及时转发预警通知,并通过家校平台、手机短信、班级微信群、qq群等方式,宣传健康防护等科普知识宣传,督导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同等学历学校减少户外活动;市级媒体及各县区电视台及时发布空气质量及重污染天气健康防护措施,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减少外运动。市卫计局组织协调各县区及市直市管各医疗卫生单位,加强应急值守,配足医疗力量,延长工作时间扎实做好降污防霾和医疗救治工作。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各县区加大冬防攻坚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宣传力度,积极加快农村“五改”和 “三告别”工作推进进度,倡导净化低碳生活方式。同时,落实网格化监管制度,加大巡查检查力度,禁止秸秆、枯枝落叶、垃圾等露天焚烧,对非煤矿山等煤矸石厂等散乱污企业进行巡查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对各村主干道和易产生扬尘的路段进行清洁打扫。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市发改委督促宝二发电公司、大唐宝鸡热电厂两个用煤大户落实减排措施,使用优质煤;市环保局联合省环保巡查执法检查组,对陈仓区、凤翔县应急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对凤翔县正在进行生产的3户砖厂、石灰厂现场断电停产,对陈仓区育才建筑工地采取措施予以叫停。市工信局对水泥、陶瓷等行业错峰生产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千阳县水泥、陶瓷等涉气企业全部停产。移动源管控方面:市交警支队配齐警力在对城区6条主干道限行黄标车、无标车基础上,扩大范围,另对城区3条主干道全天限行黄标车、无标车。强化渣土车整治,集中警力,集中时间,对重点片区实施专项治理,依法查扣黑渣土车8辆。组织人员,在市区主要路段设卡严格查处冒黑烟车辆。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市规划局、市征收办、市水利局、市国土局按照职责分工,加大扬尘治理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次,确保“禁土令”得到有效落实。市区所有在建项目严格落实6个100%控尘措施,增加雾化、喷淋、洒水频次。全面停止施工工地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等施工作业。市规划局三个检查组对市区所有在建项目进行全面督查检查。市区旧城(城中村)改造项目和“五拆”点位各类拆除工地全部停工,对于群众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突击清运垃圾、围挡覆盖不全问题,市征收办现场制止,下发整改通知书。全市水利建设工地按应急响应要求,全面停止开挖、风钻、喷涂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定时洒水降尘。全市河道采砂场均处于停产状态,河道内开采作业全面禁止,减少了砂石装卸、运输等作业,增加洒水次数。全市露天采石矿山都处于停产状态。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市商务局加大对加油站的检查力度,同时要求中石油、中石化、延长壳牌宝鸡分公司加大油品抽检力度,确保供应优质油品。
咸阳市:12月14日大气扩散条件一般,空气质量以中度至重度污染为主,继续执行蓝色Ⅳ级应急响应。13日,市环保局副局长带队检查咸阳市西区供热公司和机动车联合检查点应急响应情况。秦都区副区长带队检查彩虹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北区集中供热公司问题整改情况并进行专项督办。渭城区委常委、副区长带领区政府办、区治霾办、渭阳办负责同志和秦汉新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对师范学院空气站周边冬防管控情况进行检查。泾阳县县长、县铁腕治霾办主任及县环保局副局长带队检查安吴镇、王桥镇、口镇应急响应情况。三原县市容局局长带队检查城区保洁、洒水降尘和渣土车检查点应急响应情况。健康防护措施方面。卫计部门督导市区11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视门诊情况增加相关疾病门急诊,增加医护人员;各医疗机构利用LED屏宣传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减少户外活动。教育部门督导要求全市所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同等学历学校减少户外活动。建议性排措施方面:各有关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不断强化宣传力度,加强环境网格化巡查工作,要求辖区内网格员24小时对焚烧垃圾、落叶等生物质情况和烟花爆竹燃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未发现生物质焚烧和烟花爆竹燃放现象。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环保部门检查重点涉气企业39家,长庆化学试剂厂、泾阳雅泰乳业、三原县昌鑫钢铁制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停产;陕西安兴玻璃制品有限公司4座玻璃熔窑2座停产、三原白象食品有限公司6条生产线4条停运,长庆石化分公司等8家企业限产;陕西强鑫家具有限公司、陕西蓝蒲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大森林印刷有限公司停止喷涂作业;咸阳市北区集中供热有限公司、市西区集中供热有限公司、彩虹热电有限公司、陕西煤化咸阳新型热能有限公司等19家重点涉气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均运转正常,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信部门继续督导建材、化工等非电力行业停产和错峰生产情况,全市除承担危废协同处置任务的乾县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外其他3家水泥企业全部停产,彬县天禧建材等8家水泥粉磨站全面停产。散煤治理方面:泾阳县对对泾阳县洁净煤配送中心以及安吴镇、王桥镇、口镇6个配送网点进行了全面检查,督促全面落实防尘抑措施。移动源管控方面:公安交警部门严查禁限行区域内车辆,引导过境车辆避开主城区行驶,市区及周边县市继续实行机动车尾号常态化限行。强化市区机动车联合检查站尾气检测工作,当日累计检查分流车辆450辆,其中分流载重货运车辆266辆,客车6辆;检测尾气排放车辆39辆,其中33辆尾气检测合格,对6辆尾气不达标车辆劝返并责令治理,查处闯禁令15起。扬尘污染控制方面:交通部门督导施工企业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的扬尘控制力度,并要求停止土方施工、护坡喷浆、拆除、切割等施工作业;渭城区、文体功能区、乾县、武功县、泾阳县共检查各类建设工地30家,辖区各工地“禁土令”基本落实到位。市城区及各县市建成区在保障安全出行的前提下,根据气温变化科学调整作业方式,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增加道路保洁频次,有效降低道路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商务部门继续开展全市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专项整顿,加强对全市加油站、油库油气回收工作的巡查督导,检查市域内加油站14家,油气回收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督导机动车维修企业停止喷涂、喷漆等作业,检查盈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陕西尚乘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未发现2家维修企业存在违规现象。
渭南市:12月13日空气质量AQI日均值为115,首要污染物为PM2.5,持续执行蓝色IV级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冬季铁腕治霾攻坚方案有关内容,严格落实应急响应措施。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各县(市、区)继续做好健康防护措施的宣传,全市各级宣传部门通过各级电视、广播电台等加大防霾科普知识宣传。各级教育部门发布通知,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同等学历学校减少户外体育课、课间操等活动,组织广大师生做好各项健康防护措施。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工信部门督导全市陶瓷、水泥、石膏板等行业实施错峰生产,焦化、钢厂、煤化工等行业实施限产。对纳入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期间停产限产名单的企业,实施相应等级的污染物减排措施。其中澄城县环保局检查陕西三秦能源群生发电有限公司、澄合矿务局矸石电厂、陕西三秦能源长宏铝业有限公司等3家工业企业,都能够落实限产限排要求。移动源管控方面:富平、合阳交警大队共出动警力44人次,警车10台次,设立固定检查点4处,4个移动巡查分队,拦截检查低速高排放车辆212台,劝返19台,处理违反禁令标志39起。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市、县环卫系统在常规作业基础上持续落实增加对主干道和易产生扬尘路段保洁作业及降尘作业次数,确保主干道和易产生扬尘路段的清扫和降尘率达到100%。各级住建、综合执法部门加大扬尘执法力度,13日共出动执法检查140人次,检查在建项目工地84家。其中临渭区综合执法分局对城区50余个在建工地进行摸排,检查发现均无土方动工,对羲和公馆工地,外贸景祥工地裸露黄土进行覆盖,现已覆盖500余方。
汉中市:预测12月13日起将持续发生2天或以上重污染天气(AQI日均值>200),13日14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13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常委副市长要求市大气办、市环保局、市综合执法局6个联合督查组高效运行,昼夜开展巡查和督查;汉台、南郑、勉县、城固、洋县政府及开发区、滨江新区、兴汉新区管委会各组织了2-8个巡查工作组,重点对建筑工地、企业停限产、洒水降尘、烧烤夜市、散煤使用等重点部位开展巡查,抓落实。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市政府及时通过汉中电视台、汉中广播台、汉中日报社等新闻媒体提示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提示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教育部门督导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学校停止户外活动。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各级环保部门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90人次,对辖区内的5户水泥、3家钢铁、1家焦化、2家化工、2家金属冶炼、2家水泥粉磨站、8家商砼企业、10家砖瓦窑全部实施了停产、限产措施;对14家涉气重点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管;移动源管控方面:公安部门持续在入城主要路口设立8个检查卡点,禁止 “冒黑烟”、“黄标车”、低速及载货柴油汽车进入城市主城区。扬尘污染控制方面:严格落实“禁土令”,各县区住管、建规、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实行联合执法行动,共出动各类执法检查人320余人,检查各类建筑工地1200人次,对156个涉土工地全部实施了停工,现场对22家工地下发停工单22份;对225辆渣土车(砂石车)全部停运。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加大区域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共投入洒水降尘车辆70余台,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3—5倍清扫、洒水、喷雾等,开展不间断降尘作业,并将洒水降尘范围扩大至城乡结合部,有效降低道路扬尘污染。
杨凌示范区:12月13日空气质量AQI日均值133 ,空气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继续执行蓝色预Ⅳ级响应。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教育部门督导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减少体育课、课间操等户外活动。建议性减排措施落实方面:政府部门号召干部职工尽量减少驾驶机动车上下班。公安局通过官方网站、微博、LED屏幕、区内各级新闻媒体,按照预警响应发布大气信息和防治小知识。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环保部门对区内各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源进行检查,暂未发现超标排放现象,将会继续加大监管力度。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市政管理局加大全区主干道机械清扫、洒水及喷雾抑尘作业频次;严查渣土车抛洒滴漏、带泥上路及垃圾焚烧等行为,对于重点路段每天至少巡查四次,未发现杂土车违规拉运及焚烧行为;全区范围内禁止道路施工土方作业,巡查未发现违规施工的行为。
西咸新区:12月13日空气质量AQI为110,首要污染物为PM2.5。预计24小时以轻到中度污染为主,继续执行蓝色Ⅳ级应急响应。13日,规划、城乡、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带队深入一线检查应急工作;空港新城治霾办负责人带队检查辖区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落实情况;沣东新城中层值班领导带队检查辖区在建工地响应情况。健康防护措施落实方面:教育部门要求辖区359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同等学历学校减少户外活动。在学校门口设立重污染天气响应告示栏,明确响应级别和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加强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和健康防护等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减少户外活动。卫计部门督导辖区各医院加大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普及雾霾天气健康保健知识,提高群众重污染天气情况下自身防护意识。建议性减排措施落实方面:新区新城两级通过LED大屏加大宣传,积极倡导各级广大干部职工绿色出行。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环保部门要求集中供热和生产企业使用优质煤,加强驻厂监管,确保除尘、脱硫、脱硝设施高效运行。据统计,12日西安沣东热力有限公司消耗优质燃煤167吨,西安沣东华能热力有限公司消耗优质燃煤65吨,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消耗优质燃煤2115吨,西安热电阳光热力有限公司消耗优质燃煤459吨。移动源管控方面:公安交警部门严格管控低速货车,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等车辆禁行查处。13日,在辖区固定检查点和流动检查点进行检查,检查车辆262辆,分流载重货车53辆,排查大型运输车10辆,劝返渣土、砂石车63辆,处罚限行车辆11例,暂扣1辆,查处超标车及冒黑烟车136辆。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城管部门持续对辖区多个道路、绿化进行大冲洗,增加作业次数,保持路面湿润,减少浮尘污染。13日,出动洒水车78辆,雾炮车8辆,机扫车80辆,共计开展作业415次。住建部门检查辖区226个建设工地,两类企业12家,拆迁工地12个,其中7个建设项目涉及部分黄土裸露,责令现场进行覆盖,目前已覆盖到位;其余均能做到“六个百分百”“七个到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城管部门开展餐饮油烟、燃煤治理检查,杜绝死灰复燃。检查各类餐饮276家,其中有1家偷偷使用煤炉,当场进行销毁,1家油烟机净化装置安装不规范,现场责令整改。其余均正常使用清洁能源和油烟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