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通报 (第11期)
2017年11月19日
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于2017年11月13日对关中各地市政府印发《关于提示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函》(陕重污染天气办发〔2017〕12号),依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通知》(陕政函〔2017〕231号),现将相关市区截止2017年11月19日10时应急响应情况通报如下:
西安市:2017年11月13日15时发布了蓝色预警并启动Ⅳ级响应,11月14日15时,又由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并启动了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19日继续执行Ⅲ级黄色预警应急响应。在健康防护方面: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停止户外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活动,准备进行的大型体育竞赛改期或取消,雁塔区各学校门口设立重污染天气响应告示栏,明确响应级别和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校干部下校检查各校相关措施情况。在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传统节日“寒衣节”到来时,经开环卫部门对区域内各道路十字路口加大安排保洁人员,及时清理烧纸容器及道路边沿遗撒灰尘,确保道路干净整洁。经开区开展“鞠躬祭祀赠鲜花”活动,个性化购置祭奠箱,制作祭奠墙,并安排专门人员引导市民文明祭祀,做到即尊重习俗文化,又保护了环境。在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长安区环保长安分局郑钊郑局长带领巡查小组检查市政工地10家、企业5家,局治污建设工地5家,共20家。灞桥区督促3家用煤单位使用优质燃煤,共使用优质煤6091吨。灞电二台机组已降至23万,庆华公司一台工业锅炉降低负荷20%。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市公安局18日至19日,全市共出动警力300余人次,劝返砂石运输车和混凝土罐车140余辆,查处低速汽车72辆,渣土车5例。扬尘污染控制方面: 19日共检查201个建设工地、20家两类企业,发现黄土覆盖不到位、违规作业等问题共计27处,下发整改通知书3份。
宝鸡市:2017年11月15日9时,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黄色预警同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计划将在19日12时,解除重污染天气预警及Ⅲ级应急响应。在健康防护措施方面:市级媒体及各县区电视台准备及时发布解除宝鸡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响应的通知。在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各县区工信、环保、公安等部门严格督导,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有机物的原料及产品使用,严查燃煤小火炉反弹行为,严禁焚烧农田秸秆、烧荒以及焚烧树叶、垃圾等行为。在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企业减排方面:响应未解除前市环境监察支队分三组共12人对全市69户重点企业及44户重点污染达标排放企业开展检查,督促企业使用优质煤,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咸阳市:2017年11月13日16时启动蓝色预警;14日17时升级为黄色预警和Ⅲ级应急响应。17日13时由Ⅲ级应急响应升级为橙色预警并启动执行Ⅱ级应急响应。19日18时又由橙色预警降级为蓝色预警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在健康防护措施方面: 11家二级以上医院启动和调整重污染天气Ⅱ级和Ⅳ级应急响应,增加相关疾病门急诊,增加医护人员,在门诊大厅制作就诊患者引导指示牌,24小时有医生值班;在咸阳百姓健康微信栏目发送预警并推送健康防护知识宣传,在咸阳卫生信息网站公布重污染天气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在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交通部门督促检查2家汽修行业,未发现露天喷漆、喷涂作业。城管执法、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堂、酒店、饭馆油烟净化器正常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达标排放。各有关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加强环境网格化巡查工作,要求辖区内网格员24小时对焚烧垃圾、落叶等生物质情况和烟花爆竹燃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在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源减排方面:环保部门共出动环境检查人员56人次检查重点涉气企业43家;工信部门督导要求水泥企业全部实施停产,各化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承担任务开展错峰生产工作。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市区机动车联合检查站尾气检测工作,19日累计检查分流车辆616辆。扬尘源减排方面:各级住建、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出动124人次检查各类建设工地194家,发现存在问题工地13家,主要是裸露覆盖不到位,督促立即整改。公安交警、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加强道路扬尘治理管控力度,采取流动岗、固定岗多种手段,严禁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车辆上路行驶。各县市区、管委会加大辖区道路清扫保洁、道路洒水及雾炮车降尘作业频次,秦、渭两区全天在城区各个路段安排洒水车、雾炮车不间断洒水压尘、清扫保洁、冲洗路段。
铜川市:17日9时发布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11时启动Ⅳ级响应。19日,继续执行IV级响应措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市环保局实行县级领导包抓区县科室包联制度,5名县级领导带队到包联区县开展督察巡查,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全市范围内带队巡查。在健康防护措施发布方面:加强响应期间健康防护提示,通过门户网站、新闻媒体、通讯运营企业等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发送短信、微信,张贴提示,LED屏宣传等方式发布健康防护提示。在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加强城市道路洒水保洁,调整作业方式,增加道路吸尘车吸尘作业频次,进行3次以上冲洒水保洁作业,保持路面湿润;加大国、省道城市段重污染天气洒水保洁力度; 督导大型商业建筑、市政工程停止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喷涂作业。加强重污染天气卫生应急医疗救治,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呼吸道等大气污染相关疾病24小时就诊。在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企业减排方面:对全市所有重点工业企业,按照监管权限实行24小时监管,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行驻厂监察,同时督导检查企业53家;网格化管理强化分散面源污染监管,出动网格员1950人,现场纠正14起散烧烟煤、焚烧秸秆垃圾等行为。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禁止在主城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在主城区实行黄标车、无标车、大型货车、三轮车以及摩托车区域限行,引导过境车辆避开主城区行驶。全市17个治污降霾卡点专人全天候值守,严查超载抛洒,覆盖不严等违法行为。扬尘污染控制方面:督导38家施工单位停止涉土作业,扬尘物料堆场100%覆盖,施工工地、裸露地面每天洒水3次以上。
渭南市:2017年11月14日8时发布了渭南市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并启动了Ⅲ级应急响应。19日,持续执行Ⅲ级应急响应工作。在健康防护及宣传方面:全市教育部门继续通过网络、广播等媒体要求中小学停止户外体育课、课间操及运动会等户外活动,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做好雾霾等重污染天气危害的宣传工作。卫计系统继续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Ⅲ级响应。在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合阳出动执法人员4人次,车次2台次捡查写真、喷涂经营户6户,未发现违规行为。在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企业减排方面:渭南市陕西三秦能源群生发电有限公司、澄合矿务局矸石电厂、陕西三秦能源长宏铝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持续落实限产限排要求。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公安交警部门按照Ⅲ级应急响应措施要求,持续加强载货柴油汽车,柴油三轮车,拉运泔水的三轮车的禁限行工作。全市共查闯禁令货车、低速高排放等重点车辆违法行为52起,登记渣土车7辆。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各县住建和综合执法部门继续对城区各类在建工地进行检查,全市共检查工地137家,出动执法车辆22台,人员137余人次。
杨凌示范区: 2017年11月17日10时启动了黄色预警及Ⅲ级应急响应。19日10时解除Ⅲ级应急响应工作。在健康防护及宣传方面: 卫生部门督促医院增设相关疾病门诊,增加医护人员,目前就医秩序良好,未发现异常;教育部门督导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减少体育课、课间操等户外活动;政府部门号召干部职工尽量减少驾驶机动车上下班。在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污染减排方面:示范区环境监察支队对区内各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源进行检查,暂未发现超标排放现象,将会继续加大监管力度。扬尘污染控制方面:住建部门对全区执行冬防“禁土令”,并就建筑工地落实情况开展高频次检查,未发现涉及土方作业的施工行为及扬尘物料未覆盖现象;市政部门加大渣土车及货运车辆的查处力度,严查砂石渣土车抛洒滴露行为,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未发现违法违规车辆;加大全区主干道机械清扫、洒水及喷雾抑尘作业频次。
西咸新区:2017年11月13日15时启动了蓝色预警Ⅳ级响应,11月14日15时,由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并启动了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19日,继续执行Ⅲ级应急响应。在健康防护措施方面:19日,属于法定节假日,辖区所有所幼儿园、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均处于放假状态。各学校在校门口设立重污染天气响应告知栏,明确响应级别和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辖区各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做好呼吸道、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的接诊准备。在建议性减排措施方面:新区新城两级管委会积极倡导各级广大干部职工绿色出行。西咸公交加大运力,保障公共交通运行正常。近日,结合祭祀民俗,倡导市民以文明方式表达思念,加大巡查力度,纠正随地焚烧行为。在强制性减排措施工业企业减排方面:环保部门检查火电企业污处设施运行情况,严密监控重点环节污染物排放情况,确保除尘、脱硫、脱硝设施高效运行。移动源尾气减排方面:新区共17处固定检查点,增设5处临时检查点,对建筑垃圾车、砂石运输车、渣土车、低速货车、混凝土罐车等进行检查。排查大型运输车辆8辆,劝返白灰车等24辆、货车12辆、渣土车35辆,其他车辆9辆。扬尘污染控制方面:持续对道路、绿化进行冲洗,减少浮尘污染。19日,共出动洒水车45辆,雾炮车10辆,机扫车43辆。检查96个在建项目,3家商砼站,对沙石覆盖不到位的圣雪绒项目责令立即覆盖,对菜鸟物流项目室外施工工人全部驱离;其他项目均能按照黄色预警要求,严格落实减排措施。
韩城市: 19日,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63。未达到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