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通报 (第10期)
2017年11月18日
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于2017年11月13日对关中各地市政府印发《关于提示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函》(陕重污染天气办发〔2017〕12号),依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通知》(陕政函〔2017〕231号),现将相关市区截止2017年11月18日10时应急响应情况通报如下:
西安市:2017年11月13日15时发布了蓝色预警并启动Ⅳ级响应,11月14日15时,又由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并启动了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17日继续执行Ⅲ级应急响应。16日晚,碑林区区委常委、区政法委书记陈哲,阎良区区委书记卫志强,灞桥区副区长李勇,鄠邑区区委书记范九利,鄠邑区副区长杨占海,未央区副区长张永辉,蓝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顺利,高陵区区委书记杨晓东和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邓朋等人分别带队检查辖区大气污染管控工作。17日,市铁腕治霾办主任、市环保局局长陈松林对曲江新区、雁塔区、长安区大气污染管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市环保局副局长白波对国际港务区大气污染管控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在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各相关市级部门、区县、开发区建设管理部门继续加强对辖区内房屋建筑工地和两类企业的检查,共检查363个建设工地41家两类企业,发现黄土覆盖不到位、违规作业等问题共计56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0份。长安建设局对1家问题严重单位罚款5万元,航天基地建设局约谈建设项目1家。在工业污染减排方面,全市15个区县(新城、未央、港务、曲江、周至无燃煤锅炉)共监督检查34家燃煤企业燃用优质煤情况。经检查,受检企业能够按照要求燃用优质煤。在机动车尾气减排方面,市公安系统采取流动岗、固定岗和电子卡口、缉查布控系统多种手段,严查违反禁行规定的交通违法行为。全市共出动警力310余人次,劝返砂石运输车和混凝土罐车120余辆,查处低速汽车63辆,渣土车1例。在健康防护方面,市卫计委在腾讯网,华商网,搜狐网,今日头条等七家媒体上做了预防重污染天气知识宣传。并公布了西安市市指定收治医院名单。宣传信息在微信朋友圈流传,达到了宣传效果。雁塔区卫计局要求各卫生医疗单位呼吸道诊室坐诊时间从早8点到晚8点;鼓励职工选择公共交通。
宝鸡市:2017年11月15日9时,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黄色预警同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17日继续执行Ⅲ级应急响应。在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市规划局、住建局、征收办及各县区住建部门继续对全市执行冬防“禁土令”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对发现的高新区郭家崖城中村改造项目覆盖不彻底,已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项目单位整改;群众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积极整改覆盖中;金台区尚都国际旧改项目整改到位,全面覆盖。在工业污染减排方面,眉县对陕丰淀粉有限公司、眉县恒发纸业公司、华科生物科技公司三家企业进行检查,要求除尘、脱硫设施正常运行,各项大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在《眉坞纵横》节目中播放重污染天气预警公告1条,每天连续滚动播出4次。在宣传和健康防护方面,麟游县采取校园广播、校务公开栏、第二课堂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注重对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社会群体聚集场所的健康防护科普知识宣传,督促各类学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宣传重污染天气下的健康防护应对应急措施,明确了各类学校每天开展一次重污染天气下自查工作,必要时停止一切课外活动。
咸阳市:2017年11月13日16时启动蓝色预警;14日17时升级为黄色预警和Ⅲ级应急响应。17日13时又由Ⅲ级应急响应升级为橙色预警并启动执行Ⅱ级应急响应。17日咸阳市环保局副局长冯护国带队检查建筑工地落实“禁土令”情况。秦都区执法局李高群副局长、渭城区治霾办主任刘鲲、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贾玉森、兴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建强、武功县县长林梅、礼泉县铁腕治霾督查办主任杨洁等人分别带队检查辖区内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措施落实情况。在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各级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出动143人次检查各类建设工地199家、商混企业3家,现场责令发现问题的11家工地立即停止土方作业,责令市区3家商混企业停止生产。交通、城市管理执法部门采取流动岗、固定岗多种手段,严查低速汽车,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等车辆的走禁行交通违法行为。在工业污染减排方面,环保部门共出动环境检查人员49人次检查重点涉气工业企业20家,陕西安兴玻璃制品有限公司4座玻璃熔窑2座停产,减排30%以上;长庆石化咸阳分公司、西诺医疗器械厂、陕西延长石油西北橡胶有限公司等9家重点涉气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设施均运转正常,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督导各燃煤锅炉使用单位燃用优质煤。工信部门加大力度督导要求各建材、水泥行业落实停产措施,责令西安长庆石化礼泉分公司等涉及VOCs排放的企业落实限产15%的响应措施。泾阳县出动检查人员6人,检查洁净煤配送中心2个配送网点,目前均落实物料全覆盖措施,并对辖区中张镇1家散煤堆放点进行取缔清场。在机动车尾气减排方面,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市城区19处联合检查站尾气检测工作,17日累计检查分流车辆717辆,其中分流载重货运车辆644辆,检测尾气排放车辆323辆,其中286辆尾气检测合格,对37辆尾气不达标的车辆劝返并责令治理。其他各县市区严查禁限行区域内的无标车、大型货车、三轮车以及摩托车和冒黑烟车辆,引导过境车辆避开主城区行驶。在其它面源污染减排和禁燃方面,商务部门出动检查人员12人次,对渭城、礼泉、武功、三原、淳化等县区29家加油站进行了现场检查,油气回收设施运行正常。交通部门督促检查了咸阳鸿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陕西福秦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12家汽修企业汽修行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坚决杜绝维修企业露天喷涂作业。各有关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加强环境网格化巡查工作,要求辖区内网格员24小时对焚烧垃圾、落叶等生物质情况和烟花爆竹燃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出动巡查人员600余人次,发出宣传及禁烧公告400余份,未发现烟花爆竹燃放现象。在健康防护方面,卫计部门向市区11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布响应黄色预警和Ⅱ级响应公告通知,要求增加相关疾病门急诊,增加医护人员,延长工作时间2小时;教育部门督导各中、小学、幼儿教育机构(含中等职业学校)执行Ⅱ级重污染天气响应,要求停止一切户外课程及活动,加强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健康防护等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并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
铜川市:17日9时发布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11时启动Ⅳ级响应。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市环保局实行县级领导包抓区县科室包联制度,5名县级领导带队到包联区县开展督察巡查,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全市范围内巡查。在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市城市管理局加强道路洒水保洁,调整作业方式,增加道路吸尘车吸尘作业频次。对所有道路进行3次以上冲洒水保洁作业,保持路面湿润。市交通局加大国、省道城市段重污染天气洒水保洁力度,白天湿扫3次以上,其他路段至少湿扫1次;督导全市汽修企业喷烤漆作业实施错峰作业。在工业企业减排方面,全市17个治污降霾卡点专人全天候值守,严查超载抛洒,覆盖不严等违法行为,3个车辆冲洗台免费冲洗过往货运车辆2600余辆。网格化管理强化分散面源污染监管,各区县环保局、环保新区分局、市环境监察支队、市水源站对全市所有重点工业企业,按照监管权限实行24小时监管,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行驻厂监察。检查企业60家;督促各类建筑工地严格执行“禁土令”。在机动车尾气减排方面,市交警支队在主城区实行黄标车、无标车、大型货车、三轮车以及摩托车区域限行,引导过境车辆避开主城区行驶。在健康防护及宣传方面,加强响应期间健康防护提示,通过门户网站、新闻媒体、通讯运营企业等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发送短信、微信,张贴提示,LED屏宣传等方式发布健康防护提示。
渭南市:2017年11月14日8时发布了渭南市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并启动了Ⅲ级应急响应。17日继续执行Ⅲ级应急响应。17日,澄城县住建局、华州区住建局等各县市区主要部门负责领导继续带队对重污染期间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重点要求所有工地裸露黄土区域、物料堆放场所做到全覆盖,加大对裸露地面的洒水频次,涉及土方作业的工地全面落实“禁土令”。 在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全市各县住建和综合执法部门继续对城区各类在建工地进行检查,全市出动255人次,30余辆执法车,共检查工地132家。各县市区均能够加强机扫保洁力度,共计出动洒水车52台(次),高炮车15余台(次),洗扫车82台(次)、机扫车49台(次),对城区主干道路进行不间断清扫保洁。在工业企业减排方面,全市环保系统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20人次,继续对陕西五星新鸿远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泰山石膏有限公司等全市重点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按照要求燃用优质煤;各县市区交通部门继续对辖区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全方位巡查检查,要求维修企业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期间各项措施,按照要求做好废机油、吸附棉处置记录。在机动车尾气减排方面,公安交警部门按照Ⅲ级应急响应措施要求,持续加强载货柴油汽车,柴油三轮车,拉运泔水的三轮车的禁限行工作。继续采取固定岗、流动岗、电子卡口和缉查布控等交通管理措施,严查低速汽车、渣土车、拉沙车闯禁令等违法行为。其中,临渭区共查闯禁令货车、低速高排放等重点车辆违法行为4起;华阴市检查并纠正违规工程渣土车7辆,处罚3辆;富平县拦挡低速高排车辆5辆,处罚1起;合阳县共拦截检查车辆57台,劝返6台,处理违反禁令标志7起。同时,合阳县交警大队向全县客运车辆驾驶人发放点对点短信提示,警示雾天谨慎驾驶,安排民警前往客运中心站开展宣传,劝导群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转时间,共散发传单200余份。在健康防护及宣传方面,全市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求幼儿园、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全部执行Ⅲ级重污染天气响应,停止体育课、课间操等户外活动,绝大部分学校都能按要求落实。华洲区在辖区多所医院门诊入口处设立了“重污染天气相关疾病导诊台”,安排专人负责咨询、解答、导诊,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引发的相关疾病的诊治工作。澄城县电视台利用游飞字幕,滚动播放重污染天气应急及健康防护科普知识。
杨凌示范区: 11月17日10时发布并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及Ⅲ级应急响应。在扬尘污染控制方面,住建部门对全区执行冬防“禁土令”,并就建筑工地落实情况开展高频次检查,未发现涉及土方作业的施工行为及扬尘物料未覆盖现象;市政部门加大渣土车及货运车辆的查处力度,严查砂石渣土车抛洒滴露行为,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未发现违法违规车辆;加大全区主干道机械清扫、洒水及喷雾抑尘作业频次。在工业污染减排方面,示范区环境监察支队对区内各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源进行检查,暂未发现超标排放现象。在健康防护方面,卫生部门督促医院增设相关疾病门诊,增加医护人员,目前就医秩序良好,未发现异常;教育部门督导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停止体育课、课间操等户外活动。政府部门号召干部职工尽量减少驾驶机动车上下班。
西咸新区:2017年11月13日15时启动了蓝色预警Ⅳ级响应,11月14日15时,由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并启动了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17日继续执行Ⅲ级应急响应。西咸新区治霾办主任吴金文带队检查秦汉新城窑店街道散煤治理和咸高路道路扬尘保洁工作;会同秦汉新城治霾办、规划建设局、正阳街办负责人检查大唐渭河热电厂和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运煤通道扬尘治理工作,现场召开办公会,督促加快治理进度。在扬尘污染控制方面,城乡管理部门成立检查组对各新城(园办)道路保洁、洒水降尘、餐饮油烟、散煤治理以及出土工地严禁施工作业的落实情况。在机动车尾气减排方面,严格管控辖区通行车辆,管控车辆人员全天在岗在位。根据辖区车辆流动实际情况,设置流动点位进行检查。在沣西新城白马河桥路段设置检查点,对混凝土罐车进行查处,共劝返15辆混凝土罐车,对空港新城自贸大道过境车辆进行管控,排查遣返大型运输车8辆;检查沣东新城辖区查处砂石车3辆。在健康防护方面,教育部门按照通知要求,辖区内359所各幼儿园、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停止户外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活动。各学校门口设立重污染天气响应告知栏,明确响应级别和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辖区内7个学校基建工地采取抑尘措施,涉土作业基建项目停止施工。卫生部门要求辖区内各医院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做好呼吸道、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的接诊准备。
韩城市:17日,韩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104,轻度污染。经市环保、气象部门及专家会商研判,未达到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要求。针对近日可能出现的重污染天气,韩城市将积极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一是市环境保护督查领导小组,督查相关部门、镇办2017年“铁腕治霾1+8”行动及20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二是严格落实《韩城市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韩办字〔2017〕108号)和《关于印发韩城市冬季综合治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韩政办发〔2017〕251号)文件精神,加强工业企业限产、停产监管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三是加强建筑工地监管,严格执行冬防期“禁土令”,城区所有土方作业建筑工地全部停工,并做到物料、黄土全覆盖。四是城区街道、108国道、滨河路、西昝园区清扫、冲洗和喷雾延长至每晚10时,并安排专人巡查,确保路面无扬尘。不断加强巡查力度,严查渣土车抛洒行为,禁止秸秆、枯枝落叶、垃圾等露天焚烧。韩城市将积极做好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通知,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力争将重污染天气影响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