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空气质量及臭氧形势通报

汉中市空气质量及臭氧形势通报

(2017年专刊第51期总第89期)

时间: 2017-08-14 11:1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汉中市针对当前臭氧超标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研判,并结合实际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减轻臭氧污染。汉中市的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适用性和借鉴意义,现予转发,以供学习参考。


当前汉中市空气质量及臭氧形势通报


一、空气质量情况

20171季度,汉中市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2天,实现了开门红,但进入二季度以来,因臭氧超标导致轻微污染13天(其中:4月份1天、5月份6天、6月份6天)。截止630日,汉中市优良天数共130天,前期成效基本被蚕食,同比仅增1天;优良天数排名全省第五,离排名第四的榆林市相差6天,比排名第六的宝鸡市仅多17天。虽空气质量综合排名第四,比一季度增一名,但受到臭氧的影响,形势十分严峻。

二、臭氧形成机理

臭氧(O3)又称为超氧,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城市空气中的臭氧,与高空的臭氧层不同,它是指排入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太阳光与热作用下,经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臭氧污染一般发生在夏季,当太阳越大、光照越强、温度越高时,臭氧数值就越大。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火电、钢铁和水泥等涉气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机动车尾气和喷漆废气、餐饮烧烤油烟、涂料和印刷行业等各个方面。臭氧会对人的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皮肤中的维生素E人体的免疫机能起到破坏作用。

臭氧形成的机理非常复杂,受人为、自然等诸多因素影响,臭氧污染防治成为当前世界和全国普遍面临的新问题和控制难点。当前,全国基本80%的城市夏季臭氧成为首要污染物;我省近期仅安康、商洛臭氧污染情况较好,其余地市普遍臭氧超标;汉中市留坝等空气质量一直很好的山区县也存在臭氧超标情况;当市中心城区超标时,背景参照监测点位数值和城区数值基本一致。臭氧是当前空气质6项控制指标中最为复杂的指标,PM2.5次之。

三、汉中市臭氧超标的原因分析

根据臭氧的形成机理分析研判,汉中市臭氧超标的主要原因是:

(一)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大。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复苏,各大企业纷纷复产并满负荷生产,用煤量增幅巨大,排放的氮氧化物和SO2总量巨大,导致5月、6月汉中市SO2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上升88.9%50%。主要集中在钢铁、火电、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等行业。经统计,仅勉县境内的5家涉气企业上半年合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2894.2吨和1783.7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0%23%。大唐略电一个机组年耗煤量约150万吨,相当于汉中市2014年以来拆改9631670蒸吨燃煤锅炉一年的总耗煤量。因此,工业企业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废气排放量对造成O3超标的贡献率是最大的,对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直接和较大的影响。

(二)汽车尾气排放持续增长。截止2016年底,汉中市汽车保有量约20万辆,并以每年约2万辆的速度递增,汽车尾气中主要排放的污染物就是氮氧化物,随着夏季来临,人们活动时间变长,车内空调启用,油耗增高,相应的尾气排放量增加。

(三)自然因素影响。随着气温升高,紫外线增强,空气中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极易转化为臭氧。上半年,市中心城区降雨量和降雨天数同比大幅度减少,高温天气较去年来的更早,平均气温同比升高,气温超过30℃天数大幅增加,持续高温及热浪加剧臭氧的形成。另外,森林覆盖率高、PM2.5PM10下降等原因,都对臭氧的形成和升高有一定影响。

(四)餐饮油烟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增加。随着夏季到来,各类烧烤、小火锅等摊点迅速增加,点多,面广,且营业时间至深夜,但相应的油烟治理和管控措施却未能及时跟上,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五)部分工作滞后。截至目前,“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等一些工作还未按照《汉中市铁腕治霾·保卫蓝天”20171+10工作方案》(汉政办函〔201725号)要求,严格落实到位,整体推进速度较为缓慢。

(六)重视程度还不够。今年以来,虽然各县区、各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都做了扎实的安排部署,但一些措施落实还不到位,精细化管理程度还不够,部分工作推进缓慢、打折扣,未能形成持续的高压态势,未能很好的结合自身特点抓住重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七)历史环保欠账太大。长期以来,汉中市在产能结构、污染治理水平、管控能力、环保投入等方面造成、积累的问题太多,短时间内无法迅速扭转。

四、当前采取的措施

一是组织专家召开了臭氧污染分析研判会,对臭氧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判,提出了臭氧污染防治意见和建议。

二是对勉县、略阳大气环境容量低的区域,从今年6月份开始,实行区域限批,暂停审批新建涉气企业。目前已暂停3个涉气项目的审批。

三是对汉台、南郑、勉县、略阳四个县区的11家重点涉气企业,实施环保工作人员24小时驻厂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并对勉县的5家重点涉气企业实行限产限排,对重点涉气企业使用的煤炭每月进行检验。

四是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由市大气办牵头,联合市工信委、建规局、住管局、交通局、质监局,市环境监察支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汉台区大气办,组成工业企业、扬尘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整3个检查组,采取暗查的方式,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20人,从619日开始,对汉台、南郑、勉县、略阳、开发区、兴汉新区范围内的11家涉气工业企业、211家建筑工地、184家餐饮单位、103家汽车4S店开展为期一周的现场执法检查。

五是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步伐。上半年共督促101家汽修单位和汽车4S店完成有机废气治理,391家餐饮单位完成油烟污染治理。

六是加强督查督办。近期,市大气办对公安、交通、工信委、住管、建规等承担铁腕治霾主要任务的市级工作部门以及汉台、勉县、南郑、兴汉新区等县区(管委会)存在的问题和任务相对完成滞后情况,分别发出建议函、督办函和预警通知共12份,督促相关部门和县区加快工作进度和深度。

五、下一步工作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短时间内难以见效,必须狠下功夫、持续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主要工作为:

一是加强区域防控。经分析,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一是汉台本身本底值高,另一方面受勉县的工业企业排放影响较大。我们将进一步严密加强略阳、勉县等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是高压管控工业污染源。对重点污染源强制实行清洁生产、总量控制制度,在确保达标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排放量和排放浓度。

三是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尽快淘汰汉钢剩余的2台落后烧结机和推进炼焦生产线中的2条落后炼焦设备淘汰、转型及治理。

四是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工作。深入排查,制定第二批餐饮业油烟整治工作方案,对餐饮、烧烤等行业全面开展油烟治理。

五是开展大气污染成因调查研究工作。组织专家和科研单位,系统地对汉中市空气质量和污染源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原因,形成科学的分析报告,为管理服务。

六是走出去学习考察。学习周边省市先进治霾工作经验,指导和推进汉中市治污降霾工作深入开展。

七是加大环保投入和能力建设。加大财政投入,一是出台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奖补政策,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二是加快人影作业烟炉建设;三是进一步充实治污降霾机构和人员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