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生态区,为河流保护树立样板

渭河生态区,为河流保护树立样板

时间: 2016-12-26 09:5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治理后的渭河渭南城区段北大堤。

    本报讯(记者 郭军)今年以来,从设立生态区到实施水流产权确权试点,陕西渭河已成为全国第一条进行全流域水资源、水生态空间保护的河流,为河流生态保护提供了样板。渭河生态优势,正逐渐焕发出其高附加值、高效益财富的潜力。 
    曾经又脏又臭的渭河,经过5年治理,如今已变身为“四季常绿、水面映衬、鸟语花香”、令人向往的“宜居佳地”,欲吸引众多企业沿河“创业”。渭河从关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流过。对此,有人认为,治理花了那么多钱,费了那么大劲,如今变得“寸土寸金”,本应该多引进企业,多盖些楼房,让渭河尽快产生效益。但出人意料的是,今年初陕西宣布“不搞大开发”,并沿渭河建设一条宽1~6公里的生态区,进一步对水生态空间和水资源进行确权保护。渭河生态区的设立,对沿河工业开发、房地产开发、污染性开发,坚决说“不”! 
    站在“十三五”新起点上,省委、省政府坚持用新思维审视和谋划渭河,强调治理后的渭河,绿色生态才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要围绕“绿色”做文章,让渭河变成关中涵养水源、改善气候、削减雾霾的“绿肺”。 
    据省治渭办负责人介绍,陕西对渭河进行生态保护的决心很大,今年初编制完成了《陕西省渭河生态区建设总体规划》,并召开渭河生态区管理委员会议部署安排,同沿渭各市(区)行政一把手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前不久,渭河又被列入全国水流产权确权试点,着力解决所有权边界模糊、使用权归属不清、水资源和水生态空间保护难、监管难等问题,为在全国开展水流产权确权积累经验。同时,省渭河生态区管理局正式获批设立。 
    目前,渭河沿线各市(区)基本完成栽桩亮界和红线划定工作,今年已累计完成投资16.7亿元,完成滩面治理5.2万亩,水面景观及河滩自然修复2.97万亩。沿渭实施的“生态+农业”战略让猕猴桃、火龙果、奶油草莓等水果四季更替;“生态+旅游”战略,让美丽乡村、生态廊道、郊野公园、森林湿地、特色农产品成为旅游优质资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