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2010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及国家环保部对我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初核结果

[ 索 引 号 ] [ 主题词 ]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 发布机构 ] [ 效力状态 ]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10-08-13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2010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及国家环保部对我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初核结果

时间: 2010-08-13 15:5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早上好!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发布2010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二是发布今年上半年国家环保部对我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初核结果。

  现在发布第一项,2010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

  2010年上半年全省空气环境质量略有下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6.7%,同比下降1.4%。与上年同期相比,空气环境中各项污染指标,二氧化硫浓度略有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有所上升、二氧化氮变化不大;自然降尘量上升。本期所统计市、县、区酸雨频率为0.27%。与去年同期相比,酸雨频率下降。6条河流总体水质无明显变化。11条支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3类区达标率好于其它类区,1类区和4类区夜间噪声超标状况较为严重。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上半年全省10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全省空气环境质量略有下降,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浓度与上年比较略有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有所上升、二氧化氮变化不大。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城市优良天数为141~179天,有4个城市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加。西安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的天数为150天,较上年同期减少4天;宝鸡市157天,与上年持平;咸阳市154天,较上年减少7天;渭南市152天,较上年增加9天;铜川市149天,较上年减少20天;延安市141天,与上年持平;榆林市159天,较上年增加1天;汉中市172天,较上年增加1天;安康市173天,较上年减少7天;商洛市179天,较上年增加1天。空气质量下降原因主要是2010年3-6月我省关中及陕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频次较2009年同期明显偏多,受沙尘天气影响,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及自然降尘量上升。

  10城市上半年可吸入颗粒物日均浓度范围为0.053~0.128mg/m3,平均为0.100mg/m3。其中汉中、安康、商洛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年均值标准(0.10 mg/m3);其他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三级年均值标准(0.15 mg/m3)。与上年同期相比,10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上升0.007 mg/m3。

  10个城市上半年二氧化硫日均浓度范围为0.019~0.061mg/m3,平均为0.044mg/m3,其中汉中达到一级年均值标准(0.02 mg/m3);西安、宝鸡、铜川、咸阳、渭南、商洛、延安、榆林8市达到二级年均值标准(0.06 mg/m3);安康达到三级年均值标准(0.10 mg/m3)。与上年同期相比,10城市二氧化硫浓度下降0.003 mg/m3,其中延安、宝鸡日均浓度明显下降。

  10城市二氧化氮上半年日均浓度范围为0.022~0.044mg/m3,平均为0.033mg/m3,10城市日均浓度全部达到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0.08 mg/m3)。总体浓度与上年持平。

  上半年有13个市、县、区开展了降尘监测,均值范围为6.59~31.14吨/平方公里・月,平均为15.31吨/平方公里・月。其中榆林、铜川、延安和西安均值超过省控标准,其他地区均符合标准。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尘量上升1.47吨/平方公里・月。

  上半年全省有15个市、县、区监测降水酸度,共采集雨样363个,检出酸雨样品1个,酸雨频率0.27%,降水pH最低值4. 31,出现在6月份韩城市监测站测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酸雨频率有所下降(去年同期为3.6%)。

  ----水环境质量

  2010年1~6月全省6条河流(渭河、延河、无定河、汉江、丹江、嘉陵江)的40个监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60.0%。Ⅳ~劣Ⅴ类水质占40.0%。其中:Ⅰ类水质断面5个,占总断面的12.5%;Ⅱ类断面12个,占总断面的30.0%;Ⅲ类断面7个,占17.5%;Ⅳ类断面7个,占17.5%;劣Ⅴ类断面9个,占22.5%。满足水域功能标准的断面28个,占总断面数的70.0%。不符合水域功能标准的断面12个,占30.0%。与上年同期相比,符合Ⅰ类水质的断面增加2个;Ⅱ类、Ⅳ类水质的断面各减少了1个;Ⅲ类、劣Ⅴ类水质的断面与上年同期持平。6条河流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挥发酚。

  与去年同期相比,渭河干流水质类别无明显变化,但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13个监测断面今年1-6月,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为10.39/L,比去年同期下降12.9%,已接近Ⅳ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34.4/L,比上年同期下降8.6%,达到Ⅴ类水质标准;但氨氮污染严重,平均浓度为5.53/L,比上年同期还略有上升,且超过Ⅴ类水质标准。

  渭河支流水质为中度污染,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略有好转。渭河10条支流中金陵河水质良好,黑河、沣河、河轻度污染,涝河、临河、北洛河中度污染,灞河、河 、漆水河重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有变化的河段有:临河入渭口断面水质中氨氮浓度下降,水质由重度污染改善为中度污染;北洛河王谦村断面水质中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水质由重度污染改善为中度污染。

  延河水质以Ⅳ类水质为主,为轻度污染。与上年1~6月相比,河流水质无明显变化,五个监测断面均为Ⅳ类水质。

  无定河干流水质为轻度污染,但水质类别均符合本省水质功能标准,与去年同期相比无明显变化。无定河支流水质为轻度污染,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榆溪河三岔湾断面生化需氧量浓度有所上升,水质由Ⅳ类下降为Ⅴ类。

  汉江水质优,以Ⅰ~Ⅲ类水质为主,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变化。

  丹江水质优,以Ⅰ~Ⅲ类水质为主,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变化。

  嘉陵江水质优,以Ⅱ类水质为主,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2010年1~6月我省10个地市对全省2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监测,根据1~6月地表水监测项目36-60项、地下水8-23项评价,我省2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共取水24455.48万吨,水量达标率为100%。与上期相比无变化。

  ----声环境质量

  2010年1~6月我省进行功能区噪声监测的城市有: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安康、商洛、延安、榆林、韩城和华阴等12个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表明:

  0类区(安静区)我省仅西安市和延安市进行了该功能区的监测。2城市昼间均达标,夜间延安市达标,西安市超标2.4dB(A)。

  1类区(居住、文教区)昼间3城市超标,占监测城市的27.3%,超标范围2.4~3.7dB(A),超标最严重的城市为安康市;夜间7城市超标,占监测城市的63.6%,超标范围0.4~11.3dB(A),超标最严重的城市为安康市。

  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3城市超标,占监测城市的27.3%,超标范围0.1~9.7dB(A),超标最严重的城市为榆林市;夜间3城市超标,占监测城市的27.3%,超标范围3.4~5.8dB(A),超标最严重的城市为榆林市。

  3类区(工业区)昼间均达标;夜间2城市超标,占监测城市的18.2%,超标范围3.7~5.7dB(A),超标最严重的城市为汉中市。

  4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区)昼间仅西安市超标0.5dB(A);夜间5城市超标,占监测城市的41.7%,超标范围0.7~11.8dB(A),超标最严重的城市为西安市。

  监测结果显示:各城市昼间功能区噪声达标情况明显好于夜间,3类功能区好于其它类功能区,1类和4类功能区夜间超标情况比较严重。

  各城市间比较,宝鸡市、渭南市、韩城市各功能区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全部达标。

  第二项,发布上半年环保部对我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初步核查结果。

  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高开高走,GDP增速16.8%,火电发电量增长30.9%,焦炭、水泥和粗钢等耗能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污染物新增量不断加大,给污染减排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在全省结构减排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各市县政府和重点减排企业积极推进工程和管理减排措施,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呈下降趋势。环境保护部对我省2010年上半年总量减排情况初步核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0.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4.7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5.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48%。两项指标削减幅度,二氧化硫高于全省年度削减3%的目标,化学需氧量没有达到全省年度削减3%的目标进度,但两项指标削减幅度均高于全国上半年平均削减水平,其中二氧化硫削减幅度列全国第二位,化学需氧量削减幅度列全国第十二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继续强化工程、结构、管理三大减排措施

  注重治污工程建设。现役机组脱硫设施提前一年完成任务。“十一五”期间新建的27台1214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均同步建设了脱硫设施。全省火电装机容量达到2174.1万千瓦,其中脱硫机组1991.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91.6%,是2005年的16倍。 全省污水处理厂在4年多时间里建成投运64座,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28%提高到60%以上。渭河流域更是提前一年实现了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的目标。

  淘汰落后产能超额完成。全省积极落实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和政策措施,淘汰小火电122.8万千瓦,完成国家下达计划的145.3%;淘汰小水泥1619万吨,超额3倍完成国家下达计划;造纸、焦炭、电石、铁合金、炼钢均超额完成淘汰计划;淘汰炼铁229.1万吨,剩余69万吨今年将全部完成。今年三季度,将再关停小火电10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已关闭焦化、水泥等污染企业41户,淘汰落后产能460万吨。

  强化管理减排措施。狠抓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督促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建立完善的减排台帐、在线监控系统,努力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和在线监控数据可靠性;严格电厂二氧化硫减排监管。积极推广华能秦岭电厂脱硫设施不设旁路的建设和运行经验,在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尝试取消旁路,并督促火电机组开展脱硫设施烟气旁路铅封工作,提高脱硫运行效率;推动火电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第三方运营制度,强化火电行业监管措施;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今年对韩城二电厂脱硫在线监控数据涉嫌作假进行严肃查处。

  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污染减排,优化产业发展模式

  我省以产业创新为抓手,不断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运用各项环保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研究制订了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集约和综合利用、水资源节约利用规划和重点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推进计划;从工业园区起步,把循环经济作为破解环境容量制约、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建立了陕北能源化工循环产业链和陕南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两大板块;积极实施清洁生产,使一大批企业实现生产的大型化、集约化、自动化,规范了造纸、果汁和皂素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推广先进治污工艺;开展了炼焦、有色冶炼企业有毒有害烟气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污泥处置五项环保科技攻关。

  三是积极推行环境经济政策,用市场化手段助推减排。

  实行绿色调度,督促燃煤电厂加大脱硫设施建设。开展“以大代小”发电权替代交易,监督电力部门优先安排脱硫机组发电。今年1-5月,全省电网累计安排并完成发电量指标替代交易电量17.96亿千瓦时,节煤14.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5万吨。落实《陕西省燃煤电厂脱硫电价审核及管理细则》,对个别电厂因脱硫设施运行存在问题和监测数据异常扣减了脱硫电价或不予审核。

  推行污染补偿,落实政府减排责任。依据省政府通过的《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从今年起对沿渭四市渭河断面水质进行严格考核,先后向西安、咸阳和宝鸡三市政府开出超标罚单。

  开展排污权交易,调动企业减排积极性。按照省政府批准,由省环保厅和财政厅组织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于6月5日正式挂牌开拍,首次拍卖二氧化硫排放指标2300吨,成交额945万元,使企业树立起减排也是效益的意识,推动了企业对污染物排放行为的自律性。

  虽然我省上半年减排工作进展顺利,但从全国看,我省单位GDP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仍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和0.5%,减排压力依然很大,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化学需氧量减排空间和保持稳定的形势严峻,特别是陕南和陕北因污水处置设施建设滞后,已造成下半年乃至明年减排空间十分有限;二是二氧化硫随着二产持续高速增长,全省用煤量大幅增加,下半年消化二氧化硫新增量的矛盾突出;三是减排监管能力仍需加强,部分国控、省控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安装和联网情况不理想,影响国家减排考核绩效。

  为了进一步督促减排任务的进展,确保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省上近期将召开一次全省污染减排联席会议,进一步强化对减排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对上半年未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的市提出预警,继续强化各项减排措施,全力做好冲刺阶段的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今年双削减3%的年度任务,以确保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分别超过“十一五”目标,为十二五污染防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全部内容,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网络编辑:zy)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