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水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 (2018-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

关于《白水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 (2018-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

时间: 2019-01-24 08:5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白水县苹果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2018年12月10日,我厅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名单附后),在西安市召开了《白水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对《白水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简称《规划》,对《

一、《规划》基本情况

白水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渭南市白水县境内。2018年10月,渭南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交《关于白水县科技产业园区申报晋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渭政字[2018]52号),拟按照“苹果科技产业园区食品加工、雷公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果园机械、创业创新中心发展孵化”三位一体定位,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委托陕西省机械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白水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为“一区两园一中心”,两园分别为苹果科技产业园区及雷公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一中心指创业创新中心。其中苹果科技产业园位于县城西北3公里区域,东至白宜路(X303)以东500米,南至石狮村(含石狮村)路口,西边界至杜康沟,北至上通积村(含上通积村),总用地面积约6.04平方公里。雷公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位于县城东北3公里处,西以渭清公路为界,北至凤凰沟,东至榆蓝高速,南至郑家卓、耀卓、洼里卓村北,总用地约5.17平方公里。以上两园区规划面积与上轮规划面积一致。双创中心位于县城中心区域的东风街口,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高新区的近期规划目标为2018年-2023年,远期为2024年-2035年。

二、对《报告书》审查的基本意见

《报告书》编制较为规范,在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识别了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开展了规划协调性分析,预测和评价了规划实施可能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带来的影响,开展了环境承载力分析和公众参与等工作。《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积极与规划编制部门开展互动,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使《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就进行了部分优化调整。审查小组认为,《报告书》提出的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减缓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基本合理,评价结论总体可信。在根据审查会提出的意见对《报告书》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可作为白水县高新区建设中环境控制的基本依据。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生态建设目标

审查组认为规划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区域现状环境质量超标等制约因素。尤其是因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低等原因导致区域水环境质量超标较重;由于区域地表裸露较严重导致扬尘较大等原因,区域空气质量也不理想。区域环境质量差、环境容量小,将严重制约园区新项目的审批和建设。鉴于此,《规划》应结合《渭南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细化并调整 “生态建设目标”,做到在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但不恶化,还会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区域水环境质量方面必须实现逐年改善,尽快实现地表水Ⅲ类水质目标。大气环境质量也要进一步改善,不能恶化。

根据《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目标,到2023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规模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比例达到85%以上,高新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到2035 年,单位GDP 能耗累计降低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比例达到85%以上,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

四、《规划》优化和实施过程中应做的工作

(一)加强规划引导,坚持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理念。根据省市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集约发展,突出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的理念,进一步优化《规划》的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等。加强与白水县县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协调和衔接,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协调,积极推进高新区低碳化、循环化发展。做好园区内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的长期跟踪监测与管理,根据监测结果并结合环境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变化适时优化、调整《规划》。协调做好园区规划与其它规划的一致性。

(二)进一步优化高新区的功能定位,统筹区内现有产业布局。苹果产业园部分规划布局与现有产业类型不匹配,建议在规划产业布局时充分考虑现有企业产业分布类型,在现有企业产业分布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对不符合高新区规划定位的现有企业,不再扩大其规模,并淘汰现有不符合区域发展定位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结合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内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使用率。要通过科技进步与环保水平的提升,推动当地传统产业及特色产业发展;围绕高新区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可适当配置与之相关的基础产业或其他产业,适当考虑采用高新技术且低污染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循环经济产业片区应优先引进农业、苹果生产及加工工业产生废弃物的处置产业。要加快苹果科技产业园区与雷公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产业融合,推进技术研发型、创新型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开发区产业的循环化水平。应进一步论证创业创新中心划入高新区的必要性和智慧旅游作为园区主导产业的必要性。

(三)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加强空间环境质量管控。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要求,制定区域污染物减排方案及污染物总量管控要求,明确高新区环境质量改善阶段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入区项目的环境准入管理,引进项目须符合规划环评要求,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污染治理技术及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率应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结合白水县属于渭北旱塬、水资源短缺的实际,严格控制园区用水量,并加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中用回用率,杜绝高耗水项目入园,园区(特别是循环经济园区)要在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上下功夫,做到少排水,争取不排水。加强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处置,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收集处理。雷公产业园土地利用规划图与再生水工程规划图中排水设施地块不一致,建议规划调整统一。强化生态环境的宏观管控,确保高新区建设中整体生态环境不变差并得到提升。苹果科技产业园区与雷公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相距4.5公里,《规划》以现有居民点为中心,发展生活性服务中心(居住区)。在两个产业园区与居住区之间应建设一定距离的绿色缓冲带,以绿化提升生态功能,阻隔产业片区大气、噪声等对居住区的影响。

(四)建立风险防范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考虑区内污染物排放、生态恢复与建设、环境风险防范、环境管理等事宜。根据高新区功能分区、产业布局、重点企业分布、特征污染物的排放种类和状况、环境敏感目标分布等情况,建立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控体系。加强园区内重要风险源的管控,强化应急响应联动机制,防范和及时处置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保证区域的环境安全。

(五)《规划》实施过程中,每隔5年左右进行一次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规划》修编时应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附件:《白水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名单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2018年12月13日

   

附件

《白水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

(2018-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审查小组成员名单

 

姓  名      职称/职务          工 作 单 位

岳洪环      副处长(正处)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白轩曼      副主任科员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席  蒙      主任科员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李荣峰      副调研员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

李瑞鸿      处长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周  敏      研究员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习黎东      科长               渭南市环境保护局

冉新权      教授               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

司全印      教授级高工         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

马俊杰      教授               西北大学

曹国良      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崔  炜      高工               中国轻工西安设计院

杜新黎      教授级高工         陕西省环境监测站

黄西川      高工               陕西省生态环境调查中心

吕亚鹏      高  工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张淑芳      高  工             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