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的通知
厅机关各部门:
近年来,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不断增长,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针对答复格式不统一、要素不齐全、答复内容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足等问题,省政务公开办、省电子政务办制定了《陕西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示范文本》(见附件1),其中包括了常见的19种适应情形的答复格式,现发给你们参照适用。
即日起,厅机关各部门回复公民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告知书请按上述示范文本编制,并使用厅网上办公系统、按发文流程进行办理,网上办理的具体操作见附件2。各部门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厅办公室将按季度进行督办。
附件:⒈陕西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示范文本
⒉回复公民依申请公开信息告知书网上审签操作指南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2019年2月18日
附件1
陕西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答复示范文本
1. 格式一:不属于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范围
2. 格式二:不属于政府信息
3. 格式三:所申请信息属于内部管理信息
4. 格式四:所申请信息属于过程性信息
5. 格式五:所申请信息需要行政机关为其制作、搜集,或者对若干政府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加工
6. 格式六:属于重复申请
7. 格式七:“一事一申请”
8. 格式八:申请内容不明确需要更改、补充
9. 格式九:所申请信息已经公开
10. 格式十:所申请信息可以公开
11. 格式十一:所申请信息涉及国家秘密
12. 格式十二:所申请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
13. 格式十三:所申请信息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14. 格式十四:所申请信息与申请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
15. 格式十五:所申请信息不属于收到申请的行政机关的公开范围
16. 格式十六:所申请信息不存在
17. 格式十七:所申请信息已经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
18. 格式十八:区分处理
19. 格式十九:延期答复告知书
注意事项:
1.本资料所示答复示范文本均依照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该条例正在修订中,修订后的条例会对答复种类、答复方式进行一定修改,适用时应注意。
2.适用时各单位依本单位情况填写落款、复议机关、诉讼法院等。
格式一 不属于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范围
适用情形:1.形式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为法律政策咨询、反映问题、表达诉求、进行信访、要求采取行动、要求确认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要求提供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等情形。2.虽然申请人提交的“申请”并非符合法律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机关的答复期限也应当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提交的“申请”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受理范围,您(单位)可向××部门反映/咨询此事,联系电话××××,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二 不属于政府信息
适用情形:1.申请人申请公开的信息非行政机关制作或获取,如党委文件、人大文件、政协文件、党政联合发文、村委会居委会文件、企业合同等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2.有些信息并非行政机关制作,但属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取并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仍属政府信息;3.即使申请人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的答复期限也应当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并非行政机关制作或保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的规定,您(单位)所申请信息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三 所申请信息属于内部管理信息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制作或获取的工资、人事、财务等内部管理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属于本机关内部管理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第二条的规定,您(单位)所申请信息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指应公开的政府信息,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四 所申请信息属于过程性信息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处于行政机关讨论、研究或者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正处于本机关讨论、研究或者审查中,属于过程性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第二条的规定,您(单位)所申请信息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五 所申请信息需要行政机关为其制作、搜集,或者对若干政府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加工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需要行政机关为其制作、搜集,或者对若干政府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加工。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不是本机关记录、保存的现有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第二条的规定,您(单位)所申请信息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六 属于重复申请
适用情形:1.对于同一申请人向同一行政机关就同一内容反复提出公开申请的,行政机关可以不重复答复。 2.对于首次提出的重复申请,行政机关可以适用本答复,此后的重复申请,均可不予答复。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与您(单位)××××年××月××日提交的政府信息内容相同,我机关已于××××年××月××日对该申请作出答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对于同一申请人向同一行政机关就同一内容反复提出公开申请的,行政机关可以不重复答复”的规定,我机关不再重复答复,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七 “一事一申请”
适用情形:一个申请要求公开分属多个行政机关制作或保存的政府信息,或申请公开的信息类别和项目繁多,难以如需提供,又难以一一指明,影响办理时效的。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类别和项目繁多,影响了办理时效。为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号)第三条的规定,请您按照“一事一申请”原则重新提出申请,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八 申请内容不明确需要更改、补充
适用情形:申请内容指向不明确,难以确定具体的政府信息,需要更改、补充。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补正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内容不明确,本机关难以根据此申请确定具体的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四项的规定,请您更改、补充所需信息的内容描述后再行申请。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九 所申请信息已经公开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已经依法主动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已经依法主动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现告知您(单位)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和途径获取该政府信息:
××××××。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十 所申请信息可以公开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尚未主动公开,但可以公开,行政机关拟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申请公开的××××××信息属于公开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规定,现予公开(见附件)。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附件:《××××××》。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十一 所申请信息涉及国家秘密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属于不予公开范围。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涉及国家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和第二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该信息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十二 所申请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经书面征求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经本机关书面征求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该政府信息。本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对该信息进行了审查,该政府信息属于不予公开范围,本机关不予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十三 所申请信息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此答复方式慎用,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方可适用。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八条和第二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该信息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十四 所申请信息与申请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其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审查,您(单位)所提交的申请资料,不能合理说明您(单位)申请公开的××××××信息,与您(单位)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有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三条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8〕36号)第五条第十四项规定,属于不予公开范围,本机关不予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十五 所申请信息不属于收到申请的行政机关的公开范围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属于收到申请的行政机关的公开范围。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属于本机关公开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七条和第二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建议您向××××××部门申请,联系电话××××××。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十六 所申请信息不存在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存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十七 所申请信息已经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已经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经查,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本机关已经移交×××档案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政府信息已经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的,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的规定,您可向×××咨询相关问题,联系电话×××,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十八 区分处理
适用情形:申请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较多,但无需适用“一事一申请”原则,需要根据不同情形区分处理(以部分可以公开部分无法公开为例)。
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
〔201×〕第××号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规定,现对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予以公开(见附件)。
二、您(单位)所申请公开的××××××信息不属于本机关掌握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七条和第二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建议您向××××××部门申请,联系电话××××××,现予告知。
如认为本告知书侵犯了您(单位)的合法权益,可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六十日内依法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六个月内向 提起行政诉讼。
附件:《××××××》。
落款(印章)
××××年××月××日
格式十九 延期答复告知书
适用情形: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未能办结,告知申请人需延期答复。
政府信息公开延期答复告知书
×××:
您(单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于××××年××月××日收悉。现此申请正在办理中,需延期答复(最晚不超过××××年××月××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现予告知。
落款(印章)
××××年××月××日
附件2
回复公民依申请公开信息告知书
网上审签操作指南
一、各部门回复公民依申请公开信息告知书的审签使用厅网上办公系统,办理流程同厅发文的办理。
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点击厅网上办公系统的【发文拟稿】。
(二)填写发文拟稿单中的相关信息。
1.是否公开项选择依申请公开;
2.标题项填写为“关于陕环政信公字〔××××〕××号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补正或延期答复)告知书”,其中:陕环政信公字中的编号为厅办公室下发给各部门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办理通知单中的编号;
3.主送项填写依申请公开人姓名(单位名称);
4.在线起草选“告知书在线起草(模板)”进行拟稿,告知书中标题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补正或延期答复)告知书(注意:与发文拟稿单中标题有区别,不要“关于陕环政信公字〔××××〕××号的”);
5.办文依据项需上传厅办公室下发给各部门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办理通知单;
6.其他项的填写和操作同公文拟稿。
(三)同发文办理流程进行流转等操作。
三、告知书编号由厅办公室统一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