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太白湑水河珍稀水生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索 引 号 ] 116100000160001018/2012-00100 [ 主题词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 发布机构 ] 省生态环境厅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12-05-15

陕西太白湑水河珍稀水生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间: 2012-05-15 14:3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太白湑水河珍稀水生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宝鸡市太白县境内的湑水河流域,位于东经107°16′~107°42′,北纬33°38′~33°54′,东至西安市周至县,西至汉中市留坝县,南至汉中市洋县,北至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湑水河干流及二、三级支流为主,河道总长度260公里。河道海拔最高入境处1510米,最低点出境处902米。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陕环函〔2001〕195号批准建立陕西太白湑水河水生野生动物省级保护区。2005年,调整了湑水河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后的保护区总面积约为534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638.6公顷,缓冲区面积2485.9公顷,实验区面积1218.5公顷。2012年经国务院办公厅(2012)7号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名为“陕西太白湑水河珍稀水生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白湑水河珍稀水生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属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分水岭的长江水系一侧,是我国南北动物的交汇点,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我国东部亚热带独特的亚高山溪流生态系统,孕育着独特的水生动物多样性,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秦岭细鳞鲑、川陕哲罗鲑、大鲵以及省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多鳞铲颌鱼、秦巴北鲵等珍稀濒危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具有北纬40°以南冷水性鱼类的珍稀濒危物种代表性、多样性和典型性,以及生境重要性和自然性。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

保护区地处秦岭南坡腹地,为典型的秦岭山地地质、地貌。其间峻岭重叠,河网密布,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山地海拔多在2000 米左右。气候受秦岭山地影响,水平分布差异大,垂直分布明显,形成了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的山地气候特点,为温和半湿润-温凉湿润山区,年平均气温6.4-7.8℃,降水量826mm,无霜期不足150天,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黄柏塬乡土地总面积895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304.3公顷;总人口2148人,其中农业人口202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3人。
湑水河及其流域鱼类组成约13种,分属于2目,12科或亚科。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有:大鲵、秦岭细鳞鲑、川陕哲罗鲑、水獭、多鳞铲颌鱼和秦巴北鲵等。

  

  

 

 

(网络编辑:zy)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