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省1-9月环境质量状况

[ 索 引 号 ] 116100000160001018/2021-00086 [ 主题词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 发布机构 ] 省生态环境厅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1-11-10

2021年全省1-9月环境质量状况

时间: 2021-11-10 15:2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一、基本状况

2021年1-9月,全省12个市(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213.1天,同比减少7.7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8.9天,同比增加3.1天;PM10平均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0%;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

全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其中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稳定保持优;渭河干流水质优,渭河支流、无定河水质良好,延河、黄河中游陕西段(不含渭河)轻度污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二、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1年1-9月,全省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12个市(区)均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监测和评价空气质量。

(一)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2021年1-9月,全省12个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00,同比下降5.7%。环境空气质量由好到差依次是商洛、安康、延安、榆林、汉中、宝鸡、铜川、杨凌、韩城、西安、渭南、咸阳。12个市(区)同比均改善。

 

2021年1-9月各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期对比

城市

2020年1-9月

2021年1-9月

同比

西安

5.01

4.68

-6.6%

宝鸡

4.26

3.93

-7.7%

咸阳

4.98

4.86

-2.4%

铜川

4.25

4.02

-5.4%

渭南

5.04

4.68

-7.1%

杨凌

4.42

4.19

-5.2%

韩城

4.80

4.62

-3.7%

延安

3.75

3.67

-2.1%

榆林

4.06

3.71

-8.6%

汉中

3.95

3.72

-5.8%

安康

3.05

3.00

-1.6%

商洛

3.26

2.94

-9.8%

(二)优良天数。

2021年1-9月,全省12个市(区)优良天数为177~256天,平均优良率为78.1%。杨凌优良天数同比有所增加,杨凌、宝鸡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有所减少。

 

2021年1-9月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类别统计

单位:天

区域

城市

轻度

污染

中度

污染

重度

污染

严重

污染

优良天

合计

优良天数

比例(%)

关中

西安

46

150

49

14

9

5

196

71.8

宝鸡

48

166

46

7

3

3

214

78.4

咸阳

39

145

61

12

8

8

184

67.4

铜川

48

158

55

5

4

3

206

75.5

渭南

35

148

62

15

8

5

183

67.0

杨凌

47

158

43

11

8

6

205

75.1

韩城

32

145

73

12

6

5

177

64.8

陕北

延安

56

178

24

8

3

4

234

85.7

榆林

37

187

33

4

2

10

224

82.1

陕南

汉中

96

135

32

4

5

1

231

84.6

安康

135

121

14

3

0

0

256

93.8

商洛

104

143

21

4

1

0

247

90.5

2021年1-9月各市(区)优良天数同期对比

单位:天

城市

优良天数

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

2020年

1-9月

2021年

1-9月

同比增减

2020年

1-9月

2021年

1-9月

同比增减

西安

197

196

-1

12

14

2

宝鸡

214

214

持平

7

6

-1

咸阳

190

184

-6

14

16

2

铜川

218

206

-12

3

7

4

渭南

194

183

-11

9

13

4

杨凌

193

205

12

17

14

-3

韩城

199

177

-22

5

11

6

延安

257

234

-23

0

7

7

榆林

229

224

-5

0

12

12

汉中

238

231

-7

2

6

4

安康

263

256

-7

0

0

持平

商洛

257

247

-10

0

1

1

(三)主要污染物浓度。

1.可吸入颗粒物(PM10)。2021年1-9月,全省12个市(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范围为42~79微克/立方米,平均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0%。除延安市同比持平外,其他11个市(区)均同比下降。

2021年1-9月各市(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同期对比

单位:微克/立方米

城市

2020年1-9月

2021年1-9月

同比

西安

81

78

-3.7%

宝鸡

70

63

-10.0%

咸阳

81

79

-2.5%

铜川

69

64

-7.2%

渭南

83

78

-6.0%

杨凌

74

72

-2.7%

韩城

70

68

-2.9%

延安

55

55

持平

榆林

58

54

-6.9%

汉中

59

57

-3.4%

安康

50

45

-10.0%

商洛

48

42

-12.5%

2.细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PM2.5)浓度范围为23~43微克/立方米,平均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12个市(区)均同比下降。

2021年1-9月各市(区)细颗粒物(PM2.5)同期对比

单位:微克/立方米

城市

2020年1-9月

2021年1-9月

同比

西安

47

38

-19.1%

宝鸡

43

37

-14.0%

咸阳

48

43

-10.4%

铜川

38

34

-10.5%

渭南

47

39

-17.0%

杨凌

48

40

-16.7%

韩城

41

36

-12.2%

延安

29

26

-10.3%

榆林

31

26

-16.1%

汉中

37

35

-5.4%

安康

28

27

-3.6%

商洛

28

23

-17.9%

(四)自然降尘。

    2021年1-9月,全省11个市(区)降尘平均值范围为4.6~10.4吨/平方公里·月。降尘量较大的城市为榆林市、商洛市和延安市,分别为10.4、7.6、6.4吨/平方公里·月。同比增幅较大的是宝鸡市和渭南市,分别升高18.0%和11.5%;同比降幅较大的是延安市和安康市,分别下降37.3%和21.0%。

2021年1-9月各市(区)自然降尘量同期对比

单位:吨/平方公里·月

城市

2020年1-9月

2021年1-9月

同比

西安

5.4

6.0

11.1

宝鸡

5.0

5.9

18.0

咸阳

4.9

4.6

-6.1

铜川

5.7

4.6

-19.3

渭南

5.2

5.8

11.5

延安

10.2

6.4

-37.3

榆林

11.3

10.4

-8.0

汉中

4.7

4.8

2.1

安康

6.2

4.9

-21.0

商洛

7.6

7.6

0.0

杨凌

6.1

6.0

-1.6

(五)降水酸度。

2021年1-9月,全省10个设区市、韩城市、耀州区、三原县、略阳县和华阴市共15个市(县、区)监测降水酸度,共采集雨样965个,未检出酸雨样品(pH值小于5.6的降水样品),同比保持不变。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汉江、丹江、嘉陵江、渭河、延河、无定河以及黄河中游(陕西段)开展监测评价。

 

2021年1-9月全省河流水质类别占比情况图

2021年1-9月,全省河流总体水质良好,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在监测的101条河流230个国控、省控断面中,Ⅰ~Ⅲ类202个,占87.9%;Ⅳ~Ⅴ类24个,占10.4%;劣Ⅴ类4个,占1.7%。与上年同期相比,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1.0个百分点,Ⅳ~Ⅴ类上升2.1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3.1个百分点。

1-9月,全省230个国、省控断面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2.2毫克/升和0.32毫克/升;与2020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2%和13.5%。

 

2021年1-9月全省河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年际比较图

(一)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稳定保持优。三条河流及其支流共99个监测断面全部为Ⅰ~Ⅲ类水质,水质稳定保持优。

(二)渭河干流水质优。渭河干流21个断面中,Ⅰ~Ⅲ类19个,占90.5%;Ⅳ~Ⅴ类2个,占9.5%;无劣Ⅴ类断面。其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3.1毫克/升、0.33毫克/升;与2020年同期相比,化学需氧量上升0.8%,氨氮上升10.0%。

 

2021年1-9月渭河干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年际比较图

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13.1毫克/升。咸阳铁桥等10个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咸阳铁桥断面降幅最大,为32.6%;常兴桥等10个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上升,常兴桥断面升幅最大,为54.6%,拓石镇仙龙村断面无变化。

 

2021年1-9月渭河干流化学需氧量沿程变化图

氨氮:平均浓度0.33毫克/升。渭河出西咸等9个断面氨氮浓度下降,渭河出西咸断面降幅最大,为71.4%;天江人渡等12个断面氨氮浓度上升,天江人渡断面升幅最大,为96.6%。

 

2021年1-9月渭河干流氨氮沿程变化图

(三)渭河支流水质良好。渭河33条支流56个断面中,Ⅰ~Ⅲ类47个,占83.9%;Ⅳ~Ⅴ类6个,占10.7%;劣Ⅴ类3个,占5.4%。其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4.6毫克/升和0.52毫克/升;与2020年同期相比,化学需氧量下降7.0%,氨氮下降16.1%。

 

2021年1-9月渭河支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年际比较图

与2020年同期相比,33条支流中,23条河流水质无明显变化,10条河流水质发生变化:其中幸福渠、泔河、新河、小韦河水质明显改善; 葫芦河、沋河、临河、皂河水质有所改善;漆水河、黑河(泾)水质有所下降。

  2021年1-9月渭河支流水质有所变化的河流汇总表

序号

河流

上年同期河流水质

本期河流水质

水质变化情况

幸福渠

重度污染

明显改善

泔河

重度污染

良好

明显改善

新河

重度污染

良好

明显改善

小韦河

中度污染

良好

明显改善

葫芦河

良好

有所改善

沋河

轻度污染

良好

有所改善

临河

中度污染

轻度污染

有所改善

皂河

中度污染

轻度污染

有所改善

漆水河

良好

有所下降

10 

黑河(泾)

良好

有所下降

(四)无定河水质良好。无定河14个断面中,Ⅰ~Ⅲ类11个,占78.6%;Ⅳ~Ⅴ类3个,占21.4%;无劣Ⅴ类断面。其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5.8毫克/升和0.31毫克/升;与2020年同期相比,化学需氧量下降1.3%,氨氮下降13.9%。

 

2021年1-9月无定河流域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年际比较图

(五)延河水质良好。延河8个断面中,Ⅰ~Ⅲ类4个,占50.0%;Ⅳ~Ⅴ类4个,占50.0%;无劣Ⅴ类断面。 其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8.5毫克/升和0.6毫克/升。与2020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17.8%和46.3%。

 

2021年1-9月延河流域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年际比较图

(六)黄河中游(陕西段)水质轻度污染。

黄河中游陕西段的14条河流共34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24 个,占70.6%;Ⅳ~Ⅴ类9个,占26.5%,劣Ⅴ类1个,占2.9%。其中黄河干流、佳芦河、秃尾河、南洛河、金水沟、徐水河、双桥河水质优;窟野河、澽水河、仕望河水质良好;清涧河、云岩河、孤山川水质轻度污染;黄甫川重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窟野河水质明显改善,金水沟、双桥河、秃尾河、澽水河、清涧河水质有所改善;孤山川、云岩河明显下降;黄河干流、黄甫川、佳芦河、仕望河、南洛河和徐水河等6条河流水质无明显变化。

2021年1-9月黄河中游陕西段水质有所变化的支流汇总表

序号

河流

上年同期河流水质

本期河流水质

水质变化情况

1

窟野河

中度污染

良好

明显改善

2

金水沟

良好

有所改善

3

双桥河

良好

有所改善

4

秃尾河

良好

有所改善

5

澽水河

轻度污染

良好

有所改善

6

清涧河

中度污染

轻度污染

有所改善

7

孤山川

轻度污染

明显下降

8

云岩河

轻度污染

明显下降

(七)湖库水质状况。

2021年1-9月,4个湖库中,石门水库水质优,王瑶水库、瀛湖水质良好,红碱淖重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瀛湖由上年同期的水质优转为良好,水质有所下降;石门水库由上年同期的水质良好转为优,水质有所改善;红碱淖、王瑶水库水质无明显变化。

总氮单独评价:王瑶水库为Ⅲ类,石门水库、瀛湖为Ⅳ类,红碱淖为Ⅴ类;与上年同期相比,各湖库点位总磷水质类别无明显变化。

营养状态评价:王瑶水库、瀛湖、红碱淖、石门水库均为中营养。与上年同期相比,营养状态级别均无明显变化。

四、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状况

2021年1-9月,按月监测的全省27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均达标,水源达标率100%。

27个水源地1-9月共取水49655.19万吨,同比增加1606.31万吨,达标水量49655.19万吨,水量达标率为100%。

五、辐射环境质量状况

2021年1-9月,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空气吸收剂量率处于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环境介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人工放射性活度浓度未见异常;环境电磁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一)环境γ辐射水平。

1.空气吸收剂量率自动监测

陕西省环保大厦等12个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位监测结果表明,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范围在 66.7~131.2纳戈瑞/小时(nGy/h),处于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

2.累积剂量

西安市沙坡等28个累积剂量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累积剂量测得的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为77.1~132纳戈瑞/小时(nGy/h),处于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

(二)空气。

1.气溶胶

西安北郊污水处理厂等12个气溶胶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气溶胶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铍-7、钾-40、铅-210和钋-210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铯-134未检出。

2.气碘

西安北郊污水处理厂等8个气碘监测点位空气中气态放射性核素碘-131未检出。

3.沉降物

西安北郊污水处理厂等8个沉降物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沉降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铍-7、钾-40日沉降量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铯-134未检出。

4.降水

西安北郊污水处理厂降水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降水中氚未检出。

5.空气(水蒸气)

西安北郊污水处理厂空气(水蒸气)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空气(水蒸气)中氚未检出。

6.空气(环境氡)

西安北郊污水处理厂空气(环境氡)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空气(环境氡)中氡-222浓度在10.4~18贝克/立方米(Bq/m3)范围内波动。

(三)水。

1.主要江河流域

长江、黄河流域的汉中市蒙家渡、宝鸡市胜利桥等9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表明,水中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天然放射性核素铀和钍浓度、镭-226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且天然放射性核素铀和钍浓度、镭-226活度浓度与1983~1990年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处于同一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锶-90活度浓度在3.09~4.75毫贝克每升(mBq/L)范围内波动,铯-137未检出。

2.地下水

西安市草滩农五村水站地下水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水中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天然放射性核素铀和钍浓度、镭-226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且天然放射性核素铀和钍浓度、镭-226活度浓度与1983~1990年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处于同一水平。

3.饮用水水源地

金盆水库等26个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水中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

(四)土壤。

西安市沙坡等14个土壤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铀-238、钍-232和镭-226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且与1983~1990年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处于同一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活度浓度在0.32~11.1贝克每千克(Bq/kg)范围内波动。

(五)电磁环境。

西安市古迹岭小区等78个电磁环境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表明,环境电磁综合电场强度未见异常,且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频率范围为30MHz~3000MHz)。

六、声环境质量状况

2021年1-9月,全省各类功能区共监测718点次,昼间、夜间各359点次。各类功能区昼间共达标346点次,昼间点次达标率为96.4%;夜间共达标312点次,夜间点次达标率为86.9%;总体来看,城市功能区昼间声环境质量好于夜间。

2021年1-9月陕西省各类功能区点次达标情况表


0类区

1类区

2类区

3类区

4a类区

4b类区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监测

点次

3

3

65

65

129

129

90

90

60

60

12

12

达标

点次

2

0

59

49

124

119

89

86

60

46

12

12

达标率(%)

66.7

0

90.8

75.4

96.1

92.2

98.9

95.6

100

76.7

100

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