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公示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对2023年度第一批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的公示
为贯彻落实中央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神,扎实推进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根据中央生态环境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我厅向生态环境部提交的水污染防治项目拟支持清单已通过审核,并在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系统中纳入实施库,现拟对49个项目予以资金支持。
现面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公示日期:2023年6月5日-2023年6月9日
联系电话:02963916189
2023年度第一批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清单
序号 |
地市 |
区县 |
项目名称 |
承担单位 |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
一、西安市 |
|||||
1 |
西安市 |
市本级 |
西安市李家河水源地 规范化能力建设、水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
西安市李家河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站 |
1、在李家河水源地保护区内建设远程视频监控智能预警系统,主要针对保护区内的河道、污水处理站等重点区域进行监控,实现自动预警。2、根据集中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要求,决定在水源地保护区内重点区域设置围网进行封闭,对饮用水源进行有效的隔离保护,总长度8公里。防护隔离栏上每隔50米设置一块警示牌,总计160块。3、需采购一艘功能齐全、设备齐全、能源清洁,能够承担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采水取样、应急物资投递、监督巡查和其它公务巡航任务的公务交通艇作为我站的环境监测(应急)船及相应配套设施。4、建设以生态环境卫星遥感监测为主、固定式水质自动监测站/岸边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浮标式水质自动监测站为辅的库区水环境及水质预警平台一套,并配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5、在水源地保护区东、西采峪各建应急库房2间;购置水源地应急无人船1条(含配套设施);水源地应急无人机2架;水源地应急监测车搭载监测设备1辆。6、在G70福银高速水源地保护区交通穿越路段设立相应的环境安全标志牌。7、实验室基础建设(含内装饰装修及台柜设施、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采购。 |
二、宝鸡市 |
|||||
2 |
宝鸡市 |
市本级 |
宝鸡市石头河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沿路水源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
宝鸡市公路局 |
拟在宝鸡市石头河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主要以G342国道两侧为主)沿路25座桥面两侧建设精钢圆管拼装防抛网,高度2.5米,总长约4081.8米;临河路段一侧建设精钢圆管拼装防抛网,高度2.5米,总长约9261米;临河路段一侧建设双波公路防撞栏,总长约15200米;沿路无排水明沟段一侧建设止水带,总长约9261米;沿路25座桥处建设25个桥面集中排水设施和39个涵洞处建设39个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及其附属设施;危险和敏感路段设置事故应急池8座及导流槽,增设视频监控8套;一级保护区内的隔离围网进行修复,长度1200米,在原有水源地保护区道路警示牌的基础上增设8处道路警示牌。 |
3 |
宝鸡市 |
市本级 |
宝鸡市冯家山水库饮用水源地沿路水源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
宝鸡市公路局 |
拟在宝鸡市冯家山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主要以G344国道两侧为主)沿路5座桥面两侧建设精钢圆管拼装防抛网,高度2.5米,总长约1658米;临河路段一侧建设双波公路防撞栏,总长约2220米;沿路无排水明沟段一侧建设止水带,总长约510米;沿路建设87个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及其附属设施;危险和敏感路段设置事故应急池4座及导流槽,增设视频监控4套;在原有水源地保护区道路警示牌的基础上增设4处道路警示牌。 |
4 |
宝鸡市 |
凤翔县 |
凤翔县小韦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 |
宝鸡市生态环境局凤翔分局 |
1、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沿途已整治完成的排污口设置监测点5 个、设立标志牌25个、计量系统 25套、视频监控系统 25套;2、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扩建凤翔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生态湿地5400平方米;3、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设河流高空瞭望系统4个。 |
5 |
宝鸡市 |
太白县 |
太白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 |
宝鸡市生态环境局太分白局 |
在太白县黄柏塬镇、桃川镇、靖口镇和鹦鸽镇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设置界标30块,宣传牌8块,防护栏8584米;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45个及附属材料;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2年监测,开展绩效评价。 |
6 |
宝鸡市 |
凤县 |
凤县境内流域水质重金属在线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
凤县人民政府 |
本项目拟在西河,嘉陵江,旺浴河三地各建设一套水质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每套系统内容为:建一个8 m2的小型站房、地表水自动采配水集成、消解系统、在线质谱分析系统等。 |
7 |
宝鸡市 |
太白县 |
太白县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提标改造工程 |
太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提标改造设计规模:太白县现状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4000m3/d,出水水质标准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执行,经本次提标改造后设计规模降为3000m3/d,使出水水质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排放标准》(DB61/224-2018)中的A标准,敷设或改造D300-D1500钢筋混凝土污水主管道共26438m等。 |
三、铜川市 |
|||||
8 |
铜川市 |
耀州区 |
铜川市耀州区沮河城区段水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 |
本工程拟在锦阳新城北部建设人工湿地,湿地工程设计规模为2.2*100000m3/d ,根据工程水质净化及生态修复功能,结合总占地面积为41558.34m2。其中,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总占地面积约20476m2,生态塘总占地面积3291m2,其他占地17791.34m2。 |
四、渭南市 |
|||||
9 |
渭南市 |
合阳县 |
渭南市合阳县金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渭南市生态环境合阳分局 |
本项目位于合阳县金水河流域合阳县段,项目分为三项子工程: 子项工程一:渭南市合阳县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及生态补水工程 渭南市合阳县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及生态调水工程位于合阳县第一、 第二污水处理厂下游与金水河交汇处河道两侧河滩地,占地面积 61000m2,净化水量 22000m3/d,建设内容包括潜流湿地、生态补水管线、表流湿地。 子项工程二:合阳县金水河路井段流域生态治理工程 合阳县金水河路井段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内容包含两部分: (1) 金水河路井段河道疏浚 8000m、浆砌石河堤 50000m3、生态修复 91950 ㎡; (2) 金水河流域路井段污水处理 7 处,污水管网 14000m,检查井 275 座。 子项工程三:合阳县金水河河道走廊湿地工程 合阳县金水河河道走廊湿地工程位于金水河下河村段、朴鲁村段、紫光村段,总面 积 150000m2,其中河道走廊湿地面积:30000m2;河岸生态缓冲带长度 6000km,面积 120000m2。 |
10 |
渭南市 |
蒲城县 |
渭南市蒲城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
渭南市生态环境局蒲城分局 |
1.通过隔离防护设施建设、标识标牌设立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2.通过生态缓冲带建设、农污整治等污染防治举措,降低环境风险、提升水环境质量。 |
五、延安市 |
|||||
11 |
延安市 |
延长县 |
延安市延长县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延长分局 |
对延长县境内经过排查溯源、整治后予以保留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口、工业排口等共计151个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化命名并统一编码,开展计量监测等;23个入河排污口进行检查维护,35个入河排污口设置标识牌,在3个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口周边建设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流量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等设备。 |
12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北洛河流域(吴起县、洛川县、黄陵县)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对北洛河流域吴起县、洛川县、黄陵县境内66个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化,统一命名并编码;设置标识牌;计量监测等。 |
13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延安市宜川县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对宜川县境内29个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化命名并编码;设置标识牌;计量监测等。 |
14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延安市甘泉县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对甘泉县境内73个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化建设,统一命名并编码;设置标识牌;计量监测等。 |
15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延安市志丹县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志丹县境内51个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化建设,统一命名并编码;设置标识牌;计量监测等。 |
16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延安市北洛河流域(甘泉段)生态修复及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下寺湾镇污水处理站下游修建人工湿地面积2400m2,调节池面积30m2,河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全长2.6km,占地面积约3.9万m2;生态护坡工程:全长2.6km。 |
17 |
延安市 |
吴起县 |
吴起县北洛河流域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
吴起县水务局 |
针对吴起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实施排污口下游人工湿地建设项目,新建人工湿地23.2hm2;建立长期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运维体系。通过人工湿地的建设,减少入河污染物总量,恢复河道生态缓冲功能和水体自净能力,保障下游北洛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
18 |
延安市 |
安塞区 |
延河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项目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安塞分局 |
该项目根据延河镰刀湾镇段河道水位变化范围、现状坡比和可利用的河岸内土地面积,实施河流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滨水部分回填地形改造,构建驳岸和水生植物群落,水位变幅区生态修复面积113000平方米,陆域缓冲带生态修复面积为226000平方米,工程生态缓冲带修复总长度15.8km、面积339000平方米,生态护岸长度2.3km |
19 |
延安市 |
黄龙县 |
仕望河流域黄龙县小南川段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
黄龙县瓦子街镇人民政府 |
实施仕望河流域黄龙县小南川段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治理河道长度21km,新建河滨生态缓冲带340800m2,其中水位变幅区生态修复面积20800m2,陆域缓冲区生态修复面积320000m2;水域水生植被修复面积25000m2,其中挺水植物15000m2、浮水植物5000m2、沉水植物5000m2;生态护岸10km;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缓冲功能和水体自净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 |
20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子长市清涧河李家沟村至吴家寨子生态修复工程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针对子长市清涧河杨家园则镇李家沟村至吴家寨子沿岸缺乏植被、岸线损毁严重导致居民生活污水和农田面源污染直接入河等问题,进行河滨缓冲带构建和护坡修复。从李家沟村至吴家寨子河滨缓冲带全长约3.8 km,总面积约111840m2,发挥截留和净化作用。生态护坡修复约700 m |
21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宝塔区蟠龙川张山圪台村至土洞沟村河滨缓冲带工程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河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边界以宝塔区蟠龙川流域张山圪台村~土洞沟村段总长度约6.0km。 |
22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宝塔区蟠龙镇生态修复工程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蟠龙川3.10 km(刘坪村至蟠龙村支部委员会)河滨缓冲带,蟠龙川支流雷鼓川0.90 km(寒子沟至雷鼓川汇入蟠龙川口处)河滨缓冲带。 |
23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安塞区延河流域(沿河湾镇段)生态修复工程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针对延河安塞区沿河湾镇段沿岸缺乏植被、岸线损毁严重导致居民生活污水和农田面源污染直接入河等问题,拟建设河滨缓冲带2处。第1处贾家洼移民新村至边墙村长度1.20 km,平均宽度约34m,总面积约40878 m2 ,发挥截留和净化作用。第2处长延高速至杨家沟村社区服务中心全长约1.40 km,平均宽度约46 m,总面积约65000 m2,发挥截留和净化作用。 |
24 |
延安市 |
黄龙县 |
黄龙县三岔李家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
黄龙县三岔镇人民政府 |
治理流域河道10.6KM,在河道两岸建设生态混凝土护岸3.18万平方米;栽种挺水植物10600平方米。 |
25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延安市子长市清涧河流域(子长段)生态修复及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杨家园则镇污水处理站下游修建人工湿地工程,总面积1620 m2、调节池面积30m2,建设河滨缓冲带2.0 km,占地面积约4.0万m2。建设3.13km生态护坡。 |
26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延安市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水环境监管软件提升系统)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
主要建设内容:水环境预警预报系统一套、水污染防治管理系统一套、一张图可视化应用系统一套、生态修复系统一套、大数据分析系统一套、考核管理系统一套。 |
27 |
延安市 |
市本级 |
延安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及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项目 |
延安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构建;重点“双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重点调查;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制定。 |
六、榆林市 |
|||||
28 |
榆林市 |
府谷县 |
府谷县孤山川国控断面上游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工程 |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府谷分局 |
实施府谷县孤山川国控断面上游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工程,新增生态缓冲带401300m2(村落型生态缓冲带51100m2,农田型生态缓冲带350200m2),生态护岸6622m,生态沟渠6622m。其中: |
29 |
榆林市 |
子洲县 |
子洲县大理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 |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子洲分局 |
对子洲县境内大理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内容包括控源截污、湿地生态修复、生态隔离缓冲带建设等。 |
30 |
榆林市 |
米脂县 |
米脂县马湖峪河流域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项目 |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米脂分局 |
对马湖峪河米脂段龙镇李圪堆村入无定河口处上游5.5km河道实施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工程,新建河滨生态缓冲带163800m2,其中水位变幅区生态修复7800m2,陆域缓冲区生态修复156000m2;生态护岸2600m;生态沟渠2600m;河口湿地43000m2,溢洪渠3200m。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缓冲功能和水体自净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 |
31 |
榆林市 |
佳县 |
黄河流域(佳县段)入河直排口整治项目 |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佳县分局 |
项目内容包括生活污水入河直排口整治以及集水池建设(主要对人口相对集中的、生活污水产生量大、生活污水入河直排口较多的13个乡镇,共设计新建污水处理站10座,新建截污管网30.5km,检查井764座);截污管网铺设(对各乡镇入河直排口进行整治,生活污水统一通过截污网收集致新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之后达标排放)。 |
32 |
榆林市 |
吴堡县 |
吴堡县黄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
吴堡县人民政府 |
1.控源截污:0.5m3/d污水处理设备35台;1.0m3/d污水处理设备15台;2.0m3/d污水处理设备10台;DN300HDPE双壁波纹管4540m;DN200HDPE双壁波纹管3115m;入户DN110U-PVC管2850m;40m3污水收集池1座;60m3污水收集池1座。2.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绿篱隔离带1345m;岸线修复7189m。3.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生态护坡876m;生态拦截沟渠2552m;水源地隔离围栏1394m。 4.水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吴堡污水厂生态湿地工程(表流湿地26485㎡;配水增氧堰2座;303配水池1座);横沟温泉生态湿地工程(潜流湿地5400㎡,表流湿地4330㎡;配水增氧4座);岔上镇尾水生态湿地工程(表流湿地13000㎡;配水增氧堰2座;303配水池1座)。 |
七、汉中市 |
|||||
33 |
汉中市 |
南郑县 |
汉中市南郑区兴隆河法镇段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 |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南郑分局 |
该项目主要整治河道6.385km,修复绿化及生态护坡31925m2、河滨缓冲带生态修复61680m2。新建总规模日处理80吨生活污水处理站6处,建设污水管网(DN200)5600m,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 |
34 |
汉中市 |
镇巴县 |
镇巴县铁溪河(三元集镇段)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镇巴分局 |
(1)对铁溪河2.2km河道开展水生态修复,修复堤防型河岸带8000m2,修复农田型河岸带44000m2,修复村落型河流岸31440m2;(2)建设处理能力为100m3/d的污水处理站1处,并建设污水主管网2575m,入户支管网1200m及污水排水沟500m,将生活污水经管网集中收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项目实施后,铁溪河流域增加植被覆盖面积125.16亩,工程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5.83t/a,年削减氨氮0.83t/a,年削减总氮2.07t/a,年削减总磷0.15t/a。 |
35 |
汉中市 |
镇巴县 |
镇巴县毛家河流域(简池集镇段) 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镇巴分局 |
开展修复的农田型河岸带长度为4.64km,主要进行水位变幅区生态修复,修复面积约12360m2;开展修复的村落型河岸带长度为1.14km,主要进行水位变幅区生态修复及陆域缓冲区生态修复,修复面积约51040m2;开展修复的堤防型河流岸带长度为2.06km,主要进行水位变幅区生态修复、生态护岸修复改造、陆域缓冲区生态修复以及缓冲带功能强化修复-种植绿篱隔离带,修复面积约14820m2。 |
36 |
汉中市 |
勉县 |
勉县咸河(咸河村至钟楼村段)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勉县分局 |
对咸河(咸河村至钟楼村段)共计3.90km河流长度开展河流生态缓冲带修复;建设DN200污水重力管网400m收集钟楼村移民安置点生活污水至化粪池,同时设置二级泵站及DN50污水压力管网1200m将生活污水提升至咸河村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
八、安康市 |
|||||
37 |
安康市 |
石泉县 |
石泉县珍珠河流域(云雾山镇至饶峰河入河口段)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石泉分局 |
1.河流生态修复工程 (1)河道生态基底修复。对珍珠河云雾山镇双河口至饶峰河入河口全段10.3km范围内河道进行污染基底清除,保留河道现状走势,改善底泥污染程度,降低内源污染风险,增加珍珠河容量。 (2)水生态自净系统构建。通过水生植物种植、水生动物群落系统设计,构建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3)生态鸟岛。对珍珠河村河道改道处形成的岛屿进行修复维护,周围修砌木桩驳岸,通过生态鸟岛建设为水生生物及鸟类提供生存空间。最大程度减少人类干扰,打造水鸟乐园,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河口湿地。利用珍珠河入饶峰河河口滩地,修建13600m2河口湿地,削减部分入河水中的污染物,恢复植被功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河道污染防护工程 (1)岸坡生态修复工程。对珍珠河两岸毁损的植被及护坡进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护坡20.6km,总面积12360m2。 (2)生态缓冲带。根据河道两岸可利用地现状情况,在珍珠河两岸建设10m宽生态缓冲带,总面积58000m2。 3.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项目区内污水排放监管机制和环境巡查执法力度;通过互联网等宣传手段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应急、监察、科研、宣教的能力。
|
38 |
安康市 |
平利县 |
安康市平利县县河(老县段)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平利分局 |
拟在安康市平利县县河流域(老县段)建设生态缓冲带245400 ㎡,其中包括农田型生态缓冲带65000㎡,混合型生态缓冲带94900㎡,城镇型生态缓冲带20700㎡,村落型生态缓冲带64800㎡,生态护坡13730㎡,人工湿地4000㎡,新增配套截污管网2000 m。 |
39 |
安康市 |
紫阳县 |
汉江流域紫阳县汉王镇段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项目 |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紫阳分局 |
在汉江流域紫阳县汉王镇段建设河道生态缓冲带4000m(建设生态护岸4000m、人工撒草籽20000m2、坡面绿化40000m2,河道湿地建设30000m2);在汉王镇污水处理厂下游新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1座,总占地面积3000m2,设计水质净化能力共计400m3/d。 |
40 |
安康市 |
旬阳县 |
旬阳市蜀河流域河流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
旬阳市人民政府 |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选取蜀河三段共计11km河道(双河镇上游1.5km河道、双河镇下游8.5km河道、蜀河镇过境段1km河道)开展河流缓冲带生态修复。滨水部分回填改造地形,构建滨水驳岸,设置湿地植物种植带,种植再力花等湿生类植物,生态修复面积为64500m2;陆域缓冲带部分进行地形改造、滨水植物群落建设和天然湿地重建,种植芦苇等湿地植物,生态修复面积为159200m2。工程生态修复面积共223700m2。 |
41 |
安康市 |
岚皋县 |
安康市岚皋县岚河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项目 |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岚皋分局 |
新建农田型生态缓冲带80000m2、村落型生态缓冲带72000m2、城镇型生态缓冲带24000m2,合计176000m2;新建沟渠湿地19700m2、河床渗滤湿地4700m2、河道湿地32800m2,合计57200m2。 |
42 |
安康市 |
镇坪县 |
镇坪县竹溪河、大曙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 |
镇坪县人民政府 |
新建污水处理设施9座,总设计规模330m3 /d; 配套建设污水收集主管道22480m,混凝土到路破修 5330m2,并配套接户管26520m与接户井2652座; 新建一体化提升泵站1座; 新建生态护岸5.1km; |
43 |
安康市 |
宁陕县 |
宁陕县四亩地镇蒲河生态修复治理项目 |
宁陕县人民政府 |
1.生态缓冲带建设 |
44 |
安康市 |
汉阴县 |
汉阴县月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 |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 |
新建污水收集主管网16.72 km,检查井预留支管3.28 km;新建污水处理站8座(处理规模10 m3/d的污水站3座;处理规模30 m3/d的污水站3座;处理规模40 m3/d的污水站1座;处理规模50 m3/d的污水站1座)。实施河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仿自然护坡的斜坡式护岸11.85km,岸坡带植被修复面积94800m2。 |
45 |
安康市 |
汉阴县 |
汉阴县县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 |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各镇人民政府 |
新建污水收集主管网4.0 km,接户支管1.5 km,新建处理规模为30 m3/d污水处理站1座。实施生态隔离带长度共计2.873 km,面积8619 m2。新建生态缓冲带长度共计3.598 km,面积107000 m2。 |
46 |
安康市 |
白河县 |
安康市白河县厚子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白河分局 |
卡子镇污水厂尾水处理人工湿地1座,面积1750m2;厚子河流域沿线污水治理部分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
九、商洛市 |
|||||
47 |
商洛市 |
山阳县 |
山阳县漫川关镇万福沟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污染防治项目 |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山阳县分局 |
建设水源地围网1250米,界桩15个,界标9个,警示牌4个,宣传牌3个;实施保护区范围内生活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工程。对保护区范围内生活垃圾转运,配备垃圾转运车3辆,垃圾转运箱10个;建设水源地应急防护工程,建设防撞栏、导流槽,建设应急物资库1座,配套应急物资。 |
48 |
商洛市 |
市本级 |
商洛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及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项目 |
商洛市环境监测站 |
在商洛市已有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基础上,补充开展部分重点关注地区或资料缺失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构建商洛市地下水水文地质系统;筛选商洛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含地下水型)、垃圾填埋场、加油站、工业污染源、矿山开采区、(涉)危废处置(企业)及尾矿库等重点污染源,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估。结合商洛市地下水水文地质系统、双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结果及商洛市突出环境问题和需特殊保护区域,将商洛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区划分为保护区、防控区、治理区,并提出相应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政策和措施。 |
十、省本级 |
|||||
49 |
省本级 |
|
陕西省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项目 |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
1、完善“双源”监测网,构建全省地下水监测网络。编制省级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方案,形成“点、线、面、域”四维监测网络。筛选不少于20个点位新建或升级改造为标准化监测井(一期)。 2、探索先进的监测技术,构建多模式监测手段。形成手动检测摸底-在线监测预警的多级监控体系,建设全省地下水环境监测能力提升试点,形成地下水环境监测核心业务全领域、全覆盖,具有示范引领的技术与能力。 3、收集与整理相关数据,建设地下水数据库平台。整合全省地下水监测网络数据信息,形成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区域地理信息地上地下数据档案库、地下水考核点位管理库、监测数据一览、多种数据分析等功能,初步建成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库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