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模式

渭南:“三优化”“两强化” 2025年努力退出全国重污染城市行列

来源:渭南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5-1-10 15:45:32      【字体: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全面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渭南市政府结合本市实际,最新出台并公开发布《渭南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方案》,提出总体目标是:2025年,优良天数不少于257天,PM2.5浓度不超过4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不超过4天。NOx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3550吨和1945吨。努力退出全国重污染城市行列,全面完成“十四五”考核任务。

渭南地处关中东部,是大气污染防治国家主战场——汾渭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陕西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前沿阵地。渭南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特别是中心城区跨越渭河,南有秦岭、南塬阻挡,污染物易堆积、扩散慢。加之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导致做好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2013年以来,渭南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下气力持续打好蓝天保护战,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渭南蓝”越来越常见,2024年全市优良天数250天,同比增加4天;PM10浓度73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43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改善11%和12.2%;NO2浓度32微克/立方米,CO浓度1.1毫克/立方米,分别同比改善13.5%和21.4%。目前全市正实施《渭南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

渭南市这一《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2条重点任务,涉及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交通结构、强化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多污染物减排等方面。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提出严格落实准入要求;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升级改造;优化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其中包括: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各项准入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对属于节能降碳工业重点领域的新建项目必须按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项目,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国家相关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涉及产能置换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经认可的置换方案执行。临渭区、华州区、渭南高新区、渭南经开区及各县市开发区新、改、扩建涉气重点行业企业应达到环保绩效A级、绩效引领性水平,其他区域应达到环保绩效B级及以上水平。

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低碳能源;严格控制煤炭消费;积极推进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加快工业炉窑燃料清洁替代;持续推进散煤治理清洁取暖;加快城市供热结构调整。2025年底前,全市新能源“绿电”发电量达到80亿度,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27%以上;基本淘汰全市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农产品加工等燃煤设施;实施大唐富平电厂向富阎新区供热项目、大唐秦岭电厂向华阴供热项目。

在优化交通结构方面,优化调整货运结构;强化移动源综合治理;全面保障成品油质量。其中包括:2025年底前,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完成全市渣土车、商混车新能源或国六排放标准车辆替代,国五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渣土车逐步淘汰出渣土清运作业。

在强化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综合治理扬尘污染;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焚烧管控;加强烟花爆竹禁限放管理。其中包括:依法科学划定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区域,烟花爆竹禁燃区内禁止违法违规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在强化多污染物减排方面,持续推进VOCs综合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加强恶臭异味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农业氨治理。其中包括:深入开展“创A升B减C清D”活动,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链和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升级,2025年底前市辖区内的涉气重点企业达到环保绩效B级和引领性水平。《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健全政策机制、加强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管、加强组织实施等保障措施。

打印】 【关闭窗口
网站声明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机关联系电话    

陕公网安备 61010202000189号

版权所有: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主办  陕西省环境信息中心维护     您是第 位访问者      陕ICP备05006797号
地址:西安市新城区省政府大楼10层     邮编:710006   网站标识码:610000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