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为自然教育带来良机

“新课标”为自然教育带来良机

时间: 2022-05-19 09:5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本报记者王琳琳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整理收纳、家庭清洁……教育部近日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从2022年9月起,将劳动课正式纳入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引发社会关注。

相关话题第一时间冲上微博热搜,也让浸润自然教育行业多年的从业者、小路自然教育中心机构创始人余海琼感到十分振奋。在她看来,新课标内容与其深耕的自然教育活动有很好的匹配,为行业发展带来良机。

“你好大自然”创始人彭宇也是如此。新课标公布当天,他就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一则信息:“教育部门要求学生学习烹饪,自然学校早就为你准备好了。”

劳动课与自然教育之间有何联系?自然教育可以有哪些作为?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课标内容与自然教育天然相关,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空间。

关心生命、热爱自然融入教学目标

面对新课标,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教师、北京市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活动负责人赵溪认为,“劳动”二字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劳动行为实际上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改造自然的最主要手段,本次课标提到的种植、养殖、木工、陶艺等,都是人在改造自然初期就掌握的劳动技艺。”

根据不同年龄,新课标设置了不同阶段的劳动目标。以烹饪为例,任务要求学生们逐级掌握择菜、洗菜,到学会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学习用蒸、煮方法加工食材,再到能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至4道菜等不同目标内容。

让余海琼欣喜的是,无论是哪个学段,其目标中都有关心生命、热爱自然的内容在其中,并且所涉要求也是逐步提升,如一二年级学生要求“关心、照顾身边常见植物,初步形成关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三四年级的学生要求“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劳动”,五六年级学生则进一步被要求“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并“积极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等。

“这与自然观察、自然手工、自然笔记等自然教育课程贴合紧密。”余海琼告诉记者。以小路自然教育中心为例,中心主要基于农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平时的教学内容中就包括种植、喂养等行为。余海琼认为,新课标与他们农场类型的自然教育活动有很好的匹配,她预估,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家庭、团体愿意到农场中来,也为像他们这样的自然教育机构进入学校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搭建多样化教育平台和实践基地

“劳动课作为一门课程,由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家庭发挥基础作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新劳动课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更加与时俱进、丰富多样。”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近日就劳动课如何上、谁来教、怎么评价等公众关心的问题时指出,让不少家长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事实上,这些回答也让自然教育从业者吃下了定心丸,增添了面对新课标自然教育可以“大有作为”的信心。

赵溪告诉记者,在新课标设定的劳动技能方面,自然教育活动可以在体验这些劳动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包括活动内容上的延伸,如烹饪所产生的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同时,还可以实现价值观的延伸,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养成尊重自然、珍惜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此外,北京等人口密集地区的大多数中小学校园条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体验种植、养殖等活动,而这正是自然教育基地的优势,能够为学校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便利。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在劳动课程项目的选择与确定上,课程资源和场所建设都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符合教育要求、安全可靠的劳动园地和场所,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搭建多样化教育平台和实践基地。”

在欣喜机会来临的同时,余海琼也看重新课标给自然教育机构开展课程提供的更多政策支持。“自然教育本身的政策相对较少,机构大多参考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和研学旅行政策,当它变成劳动教育而且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后,可以让更多的自然教育机构走进学校。”

行业发展需培养更多研究型实践者

但是,面对新课标要求,作为社会力量的自然教育行业要想发挥作用,有所作为,还有很多短板与发力点。

“你好大自然”机构创始人彭宇表示,新课标带来的机会给自然教育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少做自然教育的机构大部分还是轻量化发展,以老师为核心,场地较为灵活,如公园、社区等,”彭宇告诉记者,“如果自然教育行业要去介入新课标内容,慢慢地需要有场地。”

此外,专业的教材和师资也不可或缺。“劳动课不是简单说教,否则容易流于形式,成为摆拍式劳动教育。”彭宇强调。

而专业化、标准化也正是自然教育行业本身的短板。根据《2018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报告》,目前自然教育机构中,“小而美”型的仍占绝大多数,从业者们擅长的方向集中于体验引导、课程设计以及自然科普和讲解,其专业能力最主要的来源为实践总结,鲜少通过院校系统课程获得相关专业能力。

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胡衡告诉记者,许多自然教育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中国香港,其课程作为校内课程有机补充的重要愿意之一就在于课程由专业团队和人员实施完成,其专业性和活动效果也更有保障。

“行业需要培养更多的研究型实践者。”胡衡表示。

而针对此次新课标,赵溪强调:“对于自然教育者来说,应该参照本次的课标,推动自然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让自然教育活动符合劳动教育课标规定的学业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