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时 疫情中的归乡路
本报记者 雷魏添
3月26日傍晚,古城西安的天气逐渐阴郁,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从昏暗的天空洒落。与窗外的天气不同,此刻的高超心中感到暖意融融,正躺在位于西安市新城区的境外来陕返陕人员指定隔离酒店房间内安静地看书。
这一天是高超在此隔离的第8天,晚饭是1盒米饭和荤素搭配的炒菜。相比于那52小时焦虑而疲惫的旅程,隔离期的生活让他感到舒心。
“酒店的环境比想象中好。这些书是新城区卫健局的工作人员帮忙带来的,对于我们的合理要求,他们都尽可能满足。”
高超是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的一名医生。2019年5月,他与另一名同事一起被派往爱尔兰进修学习。连日来,欧洲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在申请回国的请求得到批准后,高超与同事一同踏上了漫漫归乡路。
启程
不安的别离
“我这里目前情况还比较好,你们放心,买到票就回去。”当地时间3月12日晚,高超通过电话向家人报平安。然而,他心里明白,随着每日确诊人数的不断增加,街上的行人日渐稀少,许多店铺关门、口罩脱销,现实的状况远比他向家人描述的要严重许多。电视里滚动播放最新消息:当地时间3月12日18时起,爱尔兰关闭全国所有大中小学和托儿所,大型聚集活动取消。
“基本都没票,能抢到就快抢,转机尽量避开法兰克福、巴黎、伦敦等疫情严重的城市,最好选择国内的航空公司。”在与同事协商后,3月16日,高超与同事以2万多元1张的价格买到了当地时间3月17日12时由都柏林起飞中转阿姆斯特丹和厦门,最终返回西安的厦门航空公司机票。
3月17日的爱尔兰本该被一片狂欢的“绿色”所占据,这一天是爱尔兰的国庆日——圣·帕特里克节。往年的这一天,爱尔兰人会身着传统的绿色服饰,在城市里盛装庆祝。早上8时,此刻的高超原本可能正受当地朋友之邀一起参与节日庆典,然而他却戴着口罩、护目镜、手套准备出发。
从居住的高威市到都柏林机场2个小时的车程,高超不时凝望着窗外:没有拥堵的人群,“绿色”被“灰色”的氛围所代替。飞机起飞前,他翻阅着手机上的新闻:截至3月16日,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0万例,爱尔兰当日新增5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达223例,死亡病例2例。
入境
严格的检测
当地时间3月18日上午,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亦如往常。高超放眼望去,戴口罩的人并不多。
“先生,请您填写一下个人信息以及健康承诺书和申报表。”尽管程序繁杂,耗费的时间也更多,但在机场的厦门航空值机处,旅客们都耐心地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完成着一项项健康填报。
从3月17日高超出门开始算起,时间已过去近24个小时。高超的内心被更多的紧张和不安占据着。
此后的11个小时飞行时间,密闭的机舱里,几乎每一个人都戴着口罩,有的还带着护目镜,甚至穿着防护服。为避免感染,机上的餐食也简化成了面包和水。“哔哔”的声音占据着整个飞行的全过程,测量体温成了最频繁的“机上服务”,每隔2到3小时,空乘人员就会拿着电子测温枪检测体温。
“先生,您的体温是36.5度。”几次测量,高超的体温都没有超过37度。
北京时间3月19日6时,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厦门机场。“我到厦门了,一切顺利。”高超急切地向家人报着平安。
由于时间尚早,咽拭子核酸检测和体温测量处的人并不多。“体温正常,身体也没什么不舒服。”高超紧张的心情渐渐舒缓。在机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高超和其他乘客被带到了专门为境外归国转机乘客设立的候机厅里。
1次核酸检测、5次体温检测、4次填表、专属的候机厅……在厦门机场工作人员的悉心安排下,一路心弦紧绷的高超渐渐起了睡意。他想:“正是靠着医务人员和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国内今日的防控成果。希望每一位归国同胞都能如实报告自己的行程和身体状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早日战胜疫情。”
归乡
心中的期盼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大家务必如实填报个人信息。不瞒报、不漏报,这是您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机场工作人员的提醒,让高超内心十分踏实。3月19日16时,伴随着起落架的展开和飞机滑翔的轰鸣声,高超终于回到了令他魂牵梦萦的家——西安。一别10个月有余,他不曾想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
“我们将分批为大家测量体温,请您耐心等待……”耳边传来了机场工作人员的声音,高超已经记不清这一路接受了多少次体温测量。时间跨过48个小时,尽管归心似箭,但面对眼前的等待他并不感到焦躁。“一路上,我们国家严格的防控措施让我们很有安全感。”高超与身旁的同事低语着。
机舱门打开,一辆中巴车停在飞机旁等待着高超等5名从国外回来的乘客。车里,大家主动间隔至少两个座位就座。每个人都和高超差不多,穿戴着齐备的防护套装,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与其他国内旅客不同,高超等人被直接送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门设立的境外旅客转运分流中心。在这里,每个人都耐心地接受着又一遍的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和健康卡核对,大家都对这些亲切而负责任的举措表示着理解和感激。
一切无恙,高超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新城区的旅客请跟我们上这辆车。”机场工作人员说。
一路上,西安城灯火绚丽、流光溢彩。人们走上街头,享受着春日傍晚的徐徐清风。“这或许就是家乡最美的样子。”高超感慨道。
走进定点隔离酒店房间的那一刻,高超看了看表,3月19日20时,整整52个小时,他回到家乡的期盼终于变成现实。而这一天,陕西本地连续28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回忆这个旅程,高超表达的最多的是“感谢和赞扬”。“非常感谢祖国能在疫情如此严重的形势下为我们这些在海外工作学习的游子们回国提供的保障。”高超说。
在定点隔离酒店内,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定时消杀、心理疏导、防控知识培训……贴心的服务和人性化的举措也让身处这里的每一个人既放心又安心。高超坦言,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健健康康度过隔离期,回家看看家人,然后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